道:“老夫人說得是。”

“我娘也早就這麼交待過了。我們兄弟姐妹處得再好,也是各自成家立業的。”

“飯莊、生意上有什麼來往,都是各自記賬的。該多少是多少,一分錢不差。即便能擔待的,也得有賬目,個人簽字蓋章,一絲兒不錯的。”

“就像這兩回,咱們後院住的大廚們搬家,都是用的梁氏的馬車。金娥一口免的,雖沒有給錢,在梁氏貨幫上都是有賬的,金娥簽字就好。”

當婆婆的,最煩的就是兒媳婦貼補娘家。

鄉下人婆媳矛盾最大的一處便是這個了,秦氏豈會有不知道的?

早就給三個女兒叮囑過了,“到了婆家,過好自己的日子,雲家不需要你們貼補。”

“為了一點兒小錢兒,倒讓自家女兒在婆家難做,我最不喜也舍不得。”

“特別是葉子你。寧府門戶高,關鍵是有婆婆的。女人嘛,心眼小,眼睛全放在這上頭了。

你雖說自己能掙,到底也不好再讓婆婆挑毛病。”

“……”

所以,對於寧府跟雲氏的生意什麼的,雲爭跟寧府從來都丁是丁、卯是卯,賬目記得比跟誰家的都更清楚。

雲家是莊戶人,本就拖累了雲葉被婆婆看不起,若是再有娘家的人時不時地從寧府沾些光,豈不是讓雲葉在婆婆麵前更抬不起頭?

所以,秦氏早就叮囑這姐弟幾個,“跟寧府相處,更要時時處處注意著,不要讓人說三道四的。”

雲葉自然也是知道老夫人的心思的。

這麼多年雲家也發起來了,也不知道老夫人會不會以為都是自己貼補的?!

以前,因為很少在一起,也不好特意地提起這些,好像越描越黑似的。

今天倒是碰到了一個好時機,幹脆就跟老夫人暗中點一下。這麼多年,不管她心裏怎麼想,隻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老夫人心裏倒是一咯噔。

其實自己不是沒起過這心思,特別是雲葉剛嫁過來那幾年……

後來,見雲葉的弟弟跟妹妹結的親事都不錯,雲葉又能掙,這才漸漸歇了心思。

此時,聽雲葉如此一說,便也知道雲葉是什麼意思。

聽起來好像是跟自己說閑話、瞎嘮嗑,其實就是想讓自己放心的意思。

老夫人淡淡地咳了一聲,道:“親戚之間幫忙是該的,該算清楚的也要算清楚。咱們寧府也不想被親戚們說什麼。”

“好了,這件事你就看著辦吧,我這裏沒有什麼。等後個兒我進宮了,提提這事兒,看看誰願意過來就過來。”

見老夫人適時地轉移了話題,便知道她聽懂自己的話了,雲葉也道:“嗯,我知道了。春兒,去拿那幾張紙來。”

然後雲葉又給老夫人說了些細節問題,比如,命婦貴女們最多隻能來十個人;比如,讓她們每人準備一套圍裙、袖套;比如,不要穿得太囉嗦了……

說實話,老夫人一輩子也沒有幹過什麼實質性的工作,此時突然被兒媳婦委以重任,竟有些鬥誌昂揚起來。

而且,這事兒一說出去就會被眾人奉承討好,又能給寧府掙錢,老夫人聽得十分認真。

竟連貴女命婦們來了何處停放轎子、如何安置轎夫的事兒都慮到了。

甚至還命周氏:“抽出幾個丫鬟,給各位夫人、小姐,倒茶端水、收拾包袱……”

雲葉讚歎:“老夫人慮事就是周全,我竟從未想到這些。可見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當真不錯。”

老夫人被兒媳婦當著眾人誇了,甚至老臉一紅,嘀咕道:“你不是不讓她們帶丫鬟、婆子嘛……”

雲葉笑著道:“老夫人,她們過來是學廚藝的。而且,一來就是一大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