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但是關注度一直不太高 ,他記得當初是委托給了一家拍賣行來處理,有登報的廣告。
肖良文從外麵進來,把提著的紙袋子放在桌上,道:“錢拿到了,一萬二。”
丁旭繼續翻看報紙,頭也不抬的道:“好。”想了下,忽然又抬起頭來問他,“房租沒有這麼多吧?上次你租了幾間商鋪來著?”
肖良文眼睛不眨一下,道:“三個上下層的沿街商鋪,都是五年左右。”
丁旭算了下,這次買田黃石至少要準備一萬塊,提前收一年的房租那也不夠這麼多,差著幾千塊才對。
肖良文道:“還借了子珺姐一點,夠用。”
丁旭點了點頭,過幾年翻倍還回去就是了,肖良文上一世就對劉子珺格外照顧,要錢要物基本上都沒二話。她這麼多年來一直幫忙,這次能在最緊張的時候拿出錢來,又是一份人情,欠了錢好還,感情最難還。
丁旭盤腿坐在床上,在報紙上翻找了一會,果然看到了拍賣行的信息。不大的一則蠅頭小字公告,夾在報紙中間的縫隙裏,和一些牛皮癬小廣告夾混在一起,看起來真實性不高。要不是丁旭提前知道拍賣行的名字和日期,壓根掃一眼就跳過去了,不會相信。
丁旭看了一下介紹,空間有限,上麵寫的非常簡略,隻知道這次拍賣的物品裏除了玉石之外,還有幾輛高檔進口跑車,比起那些田黃石,跑車可是時下的俏手貨,尤其是拍賣價格普遍要低,應該能吸引不少人的注意力。看到這裏丁旭也明白過來了,這次拍賣的重頭戲就是這幾部車了,廣告塞在這麼不起眼的地方,很可能也是因為這幾部車的關係。
拍賣行的人是不允許私下處置封存拍品的,信息必須確保公開,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小貓膩,例如這次的物品的拍賣信息就是刊登在報紙的中縫處,一般人根本不會留意到。
這件事當初丁旭聽關校裏的老師上課提過幾次,拿來當事例舉證。
不過當時的老師也隻提了跑車,應該也想不到短短幾年時間,田黃石的價格會飛漲,倒是那些花了大價錢競拍跑車的人,錯失了這個發財的機會。
丁旭記得這批田黃石流拍了兩次才賣出去,後來成了一個小公司的啟動金,也是頗為傳奇。
他手指彈了一下報紙上的那則小廣告,輕笑了一聲,把地址記了下來。
隔天兩人又去看了拍賣場地,順便繳納了保證金,肖良文第一次來這種地方,對這種拍賣模式有幾分興趣,他話少,但是問的都在點子上,天生是做這行生意的材料。
丁旭在旁邊跟他小聲介紹了一些規則,兩個人一個固執守禮,另一個則大膽敢於冒險,也算互補。
拍賣的時間臨近,拍品是分批展出,丁旭沒再去看其他的,專心等那批田黃石。等接到電話通知的時候,就和肖良文一起去了會場那,按照手裏的說明冊找到了那批田黃石。
田黃石跟幾件翡翠鑲鑽的珠寶展台相連,燈光照耀下來,它們擺在一起尤其顯眼。這些石頭在珠寶的光華襯托下看起來灰撲撲的,都是些還沒有經過加工的原石料,一點看不出那種打磨後的澄黃溫潤光澤,高下立見。
說明冊上麵的介紹很模糊,田黃石的數量是清楚的,但是並沒有提質量。丁旭和肖良文過去看的時候,因為展台的擺放位置有限,也沒有全部展示出來,隻放了十幾塊特別小的田黃石在那裏,零散的在後麵還有密封的兩箱,讓人看了心裏直嘀咕。
丁旭看了就明白為什麼這些田黃石會流拍兩次了,正真想要買的人都會仔細查看拍品的質量,這批石頭數量多,價格也不算高,確實讓一些人動心,但是擺出來的拍品按理說是最好的,但是這裏擺著的幾塊都是這樣歪瓜裂棗的小塊石料,恨不得明擺著告訴你:最好的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