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段(1 / 2)

媽說的話常常是一針見血,就齊家那樣兒,可不就是沒點兒人間煙火氣!

小穎阿姨是說過的,她家裏飯菜家務都由保姆打理,她是不會做飯的,齊家父子也不會做,碰到保姆請假的時候,要麼一家三口就吃館子,要麼就一家三口都吃她準備的水果沙拉,這個她最在行。

水果沙拉在陸方跟父母去外邊吃飯的時候吃過,就那玩意兒,偶爾當零食吃個一倆次可以,當正餐吃那能吃死人的。為此,陸方對齊簫是充滿著同情的,而且,在此對比之下,陸方更覺得被媽媽做的美食包圍著的自己無比幸福,因此也格外理解齊簫總往自己家跑的行為。

家是人的港灣,一個沒有煙火氣的家哪裏還能成為人的棲息地?

3、3 ...

齊簫比陸方大五歲,這也就意味著在很多地方他可以充當陸方的老師,何況,齊簫在學習上一貫是非常優秀的,在學業上輔導陸方那是綽綽有餘。而陸方也由最初的將齊簫當朋友漸漸的演變為將齊簫當成了自己的偶像,對齊簫幾乎是言聽計從,徹底淪為齊簫的小尾巴。

陸方曾經納悶的問過陸爸爸,為什麼齊簫哥能懂得那麼多能那麼能幹?

陸爸爸想了想,最終隻是歎息一般的說了一句陸方不太明白的話,陸爸爸說:“荒原上的孩子都比較早熟。”

荒原上的孩子?是指齊簫哥嗎?

陸方不太確定,他雖然也很懂事,可是,有些有深度的話他還是沒法琢磨明白,至少在他看來,什麼都有的齊簫跟荒原上的孩子有很大的距離。

雖然陸方對齊簫知無不言,不過陸爸爸的這句話他卻始終沒敢跟齊簫說。隨著跟齊簫的接觸越來越深入,陸方越來越能從齊簫那波瀾不驚的臉上感受出他的情緒來,所以陸方知道在陸家的時候齊簫是愉快的,

直覺上他認為陸爸爸這句很傷感的話會令齊簫傷心,而他不想讓齊簫在陸家感到傷心,因為那樣的話齊簫也許就再也不會到陸家來了。陸方已經舍不得跟齊簫分開。

陸方上初一那年,小穎阿姨跟齊爸爸鬧起離婚來了。小穎阿姨在多年以後重新出現在陸家的客廳時,蓬頭垢麵,麵黃肌瘦憔悴得如同一個大病初愈的人,那電影明星般的風采再也沒有了。

那天,陸媽媽正巧也是值夜班不在家,齊簫沒有來,家裏就陸爸爸和正在自己房裏做作業的陸方。小穎阿姨進門沒說幾句話就撲到陸爸爸身上一個勁兒的哭,嚇得陸爸爸趕緊高聲招呼陸方去擰一條濕毛巾來給小穎阿姨擦臉,於是小穎阿姨才放開了陸爸爸跌在沙發裏痛哭流涕。

盡管齊簫不太愛說自家的事情,但是從齊簫偶爾的隻言片語中陸方早就知道小穎阿姨跟齊爸爸的關係並不好,平時連話都說得不多,雖然不會有打架吵架什麼的,可夫妻之間是很冷淡的。

現在,聽小穎阿姨的哭訴,齊爸爸是在外邊有了女人,早在半年前就搬出去住了,如今那女人有了身孕,齊爸爸就要求跟小穎阿姨離婚了。

“我不離,我憑什麼讓他們好過,我要拖死他們,我要讓那個野 種永遠都是抬不起頭來的野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