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堯均一臉茫然地看向陸晏清,“小侯爺,您在說什麼啊,我一點兒都聽不懂。”
“裝傻是吧?”若非被繩子捆綁住,陸晏清真想沖過去給他一腳。
蘇堯均稍稍偏開頭,不敢再正視陸晏清,而同時,大伯父蘇丞相投來的陰鷙眼神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顫。
程飛頭一次麵對這麼大的陣仗,已經嚇得麵無血色,顫著唇說不出話來,身子抖得厲害。
光熹帝看向陸晏清,“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陸晏清怒咬著牙,“如果你們查不出程飛和蘇堯均四年前立夏的時候跟我在一塊兒,那就說明證據不足,案子不成立!”
蘇相聽黑了臉,“小侯爺休要血口噴人,堯均是蘇家少爺,怎麼可能跟你攪和在一塊兒?”
陸晏清冷笑,“蘇家少爺怎麼了,就不是人了?”
“你!”
“皇上,微臣還是那句話,如果此案隻有我一個人是被告,那便是敲登聞鼓的人蓄意陷害,微臣不認這個罪!”
陸晏清語氣決絕,不把蘇家拖下水不甘休。
光熹帝讓人把敲登聞鼓的男子傳進來。
對方是個穿著樸素的平頭百姓,頭一回麵聖,嚇得路都走不穩。
等行完禮,人已經虛了。
光熹帝問他,“既然是你親自敲的登聞鼓,那麼想必你手裡有十足的證據了?”
男子一個勁點頭,說話磕磕巴巴,“回、回皇上,小民祖籍寧州,正是因為四年前的礦難死了親爹和親哥哥,無奈之下才會北上討生活,當年礦山發生的事,小民一清二楚。”
“那麼,你是怎麼拿到證據的?又如何確定煤礦背後的主人隻有一個陸小侯爺?”
“小民……”
男子說話的時候,眼尾不停地去瞟蘇相。
蘇相額角突突,麵色難看。
第226章 、你的容貌,像極了長公主(1更)
這場金殿審案的結果是光熹帝發現敲登聞鼓那人說的證詞有問題。
原本蘇儀真的拿到了證據,壞就壞在她想保住蘇堯均將蘇家摘乾淨。
一旦撇開程飛和蘇堯均,不管蘇儀怎麼編,那始終不是真相,無法做到滴水不漏,總有疑點難圓其說。
這麼一來,案子就很難成立,暫時無法給陸晏清定罪。
陸晏清、程飛和蘇堯均三人成了本案嫌犯,暫時收押天牢。
……
證據不足還敢來敲登聞鼓?
光熹帝瞅了眼跪在下麵的布衣男子,麵色陰晴不定。
富麗堂皇的金殿內,氣氛一時僵持不下。
過了會兒,有大臣出列道:“既然案子是真的,隻是真相存在問題,那麼皇上不妨派人前往甯州查個究竟,到時候水落石出,都有誰誰參與了煤礦案,自見真章。”
“老臣附議,畢竟事關幾十條百姓性命,既然是皇上親自審案,自然得做到絕對的公平公正,不放過罪犯,不冤枉無辜。”
“老臣附議……”
“老臣也附議……”
光熹帝看向底下的大臣,“既然諸位愛卿認為朕該安排人前往甯州查探真相,那麼,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這……”
大臣們麵麵相覷過後,小聲議論起來。
說實話,讓他們口頭上出出主意是沒問題的,但要他們站出來明晃晃地跟蘇家作對,一大票人寧願縮著脖子裝鵪鶉。
不管蘇堯均有沒有參與,這事兒一旦與蘇家扯上關係,主動請纓負責案子的人就別想落個好。
有人推給大理寺,說他們本就是負責案件複查的,理所應當有人出來負責。
大理寺卿推給錦衣衛,說他們隻負責京城範圍,管不到寧州去,地方上的重案,本該錦衣衛出動。
光熹帝就料到會是這麼個結果,沒覺得意外,看向蘇相,“朕看蘇愛卿一直不說話,是不是有別的想法?”
“回皇上,老臣附議派遣欽差大臣前往甯州查案。”
這句話,蘇相幾乎是咬著牙在不情不願的狀態下被迫說出來的。
原本這次告發陸晏清,是為給折損在長公主手上的那批暗人報仇,誰曾想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把自家給牽連進來。
案子一旦被破,證實蘇堯均有參與,那就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了。
想到蘇堯均那個不學無術的小畜生,蘇相氣得腦殼疼。
光熹帝看了眼蘇相那敢怒不敢言的憋火樣,怎麼瞧怎麼痛快,“如此,那朕便把複查煤礦案的任務交給錦衣衛。”
隻要沒輪到自個兒頭上就好。
除了蘇相,一眾大臣暗暗鬆口氣。
沒多會兒,聽得上頭光熹帝又說:“此案內情複雜,錦衣衛又是頭一次去寧州,難免有諸多不便,朕須得再派一位籍貫甯州的官員,委任欽差大臣一同前往。”
這下,不是寧州籍貫的官員就更放心了。
不過,寧州因為地界偏遠,每年能考上來的舉子不多,再經過會試殿試一篩選,留在京城當官的就更少,有資格上金殿的,都不用掰手指頭數,一眼瞅過去,基本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