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齊貴妃的賢慧大方,再想到自己當時一怒之下對大兒子惡語相向,光熹帝心底生出悔意來,趁著趙熙病倒,親自去了趟玉堂宮。
皇帝駕臨,驚了玉堂宮一眾宮人。
光熹帝掃視了眾人一圈,嗓音冷沉,“大殿下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病倒?”
旁人可能不懂光熹帝的心◣
得知皇上親自去探望了大皇子,她就知道自己的努力不是徒勞。
等玉堂宮傳來趙熙好轉的消息,齊貴妃好好把自己拾掇了一番,精精神神地去探望兒子。
趙熙已經不臥榻了,坐在書案前,手裡捏著一份竹簡,竹簡上是難懂的典籍,一看就挺費腦子。
齊貴妃走過去,從趙熙手中拿過竹簡,在兒子的目光注視下,笑著道:“剛恢復精神就看書,你也不嫌累得慌,聽母妃一回,今兒不看了,好好休息,要覺得裡頭氣悶,就去禦花園走動走動,曬曬太陽。”
竹簡被拿走,趙熙換了本線裝書,隨意翻著,嘴裡道:“兒臣已無大礙,母妃不必掛心。”
齊貴妃勸他不動,抿起嘴角,“熙兒,你這樣讓母妃不擔心都不成了。”
趙熙失笑,“這麼多年來,兒臣不是一直這樣?”
齊貴妃不好直接挑明,意有所指地說:“你不肯鬆懈,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好事,母妃為你感到自豪,可要當好一個合格的皇子甚至是想要夠到儲君的位置,你這樣是遠遠不夠的。”
趙熙翻書的手頓了頓,語氣恭敬,“還請母妃不吝賜教。”
齊貴妃說:“除了自身文武兼備,你還需要學一樣本事。”
“什麼本事?”
“討好你父皇的本事。”
第402章 、 20更
生母一說,趙熙就明白什麼意思了,母妃八成是覺得他在光熹帝麵前不夠圓滑。
齊貴妃的聲音還在繼續,“人情世故是每個人的必修課,而你作為皇子,作為儲君候選人,這一關必不可少。母妃欣賞你寡淡無欲的性子,但不代表這一套到你父皇跟前也行得通。
你要記住,他是帝王,尊嚴和威儀不容侵犯,你要做的是順從,而不是跳到龍背上刮鱗。
觸怒他的後果有多嚴重,我想不用我多說,你自己已經深深體會到了,往後切記不可再如此魯莽,凡事三思而後行,給自己留條退路,這才是皇子的正確生存之道,明白嗎?”
趙熙不太贊同他生母的這些話,隻不過為了避免爭執,他點了點頭,假裝答應。
齊貴妃如何看不出來兒子態度上的敷衍,卻又捨不得責怪,隻伸手戳戳他腦袋,“你呀,就是一根筋,死心眼兒,跟你父皇年輕時候一個樣。”
趙熙還是頭一次聽到有人這麼說,好奇地看向生母,“像我父皇不是更好?”
齊貴妃搖搖頭,“未必見得是好事。”
——
趙熙因為提議讓陸行舟出山被光熹帝大罵一頓甚至是病倒的事兒,宋元寶一概不知情,他這段日子正在家裡埋頭苦讀——哦不,吃喝玩樂。
不同於宋巍當年的嚴謹端正,宋元寶對於頭一次鄉試的態度很隨性。
倒不是自負,而是他在玉堂宮憋悶了太久,好不容易出來幾天,不想再過回每天神經緊繃的日子,實在是太磨人了。
宋巍見了,說他兩句,“你這態度能考中舉人?”
宋元寶說:“我在尚書房的時候多緊張的考試都經歷過,先生簡直非人哉。
爹應該不知道,我們的考試分很多種,有一種最變態,就給一炷香的時辰,我算過時間,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