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關三弟妹的事。”二郎媳婦胡亂抹了把臉,“是我這個當娘的沒領好頭,才會讓琦琦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宋二郎聽她這麼說,嘀咕道:“早說了讓你不要打孩子,你非是不聽,三郎他們肯定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才會大晚上的來咱家打探情況,琦琦還小,不會說話不是挺正常的嗎,你別跟她一般見識不就得了,幹啥非得動手打人?”

二郎媳婦瞪著他,“你這會兒來我跟前放馬後炮,早幹嘛去了?”

宋二郎見她心情實在不好,怕惹得母老虎發飆,馬上轉移話題,“這粥是給琦琦煮的吧?剛好我餓了,多煮點兒,給我也來一碗。”

說完就拔腿往外溜。

二郎媳婦收了情緒,捏緊手中的長柄勺,攪了攪鍋裡的米粥。

煮好之後,她盛了一碗端到宋琦房門外,敲了半天門沒人應,就把粥放在門口。

宋琦沒起來,外麵消停之後,她閉上眼睛睡了過去。

……

回家的馬車上,宋巍問溫婉,“怎麼樣了?”

溫婉輕歎口氣,“我當時站在她房門外說了不少話,裡頭一直沒動靜,不知道她究竟有沒有聽進去,若是這招不管用,隻能想想別的辦法了。”

手背突然被一隻溫熱的大掌包裹,溫婉偏頭,見他唇瓣微彎,麵上是成熟男人獨有的自信,“她會傳謠言,我們也會,不妨將計就計。”

溫婉一時沒反應過來,“什麼意思?”

宋巍沒明說,隻是回到家以後單獨吩咐了衛騫派人去辦事。

溫婉實在困,沒能等到他回來就自己先睡著了。

……

二郎媳婦夜間跟男人商量了一下,家裡缺錢給孩子添嫁妝,生意不能沒人照管,讓宋二郎隔天一個人去賣早食,她留在家,打算找機會跟宋琦好好談談。

宋二郎是天不亮就出的門,二郎媳婦瞧著天色還早,睡了個回籠覺,宋姣也還沒起,因此沒人發現宋二郎走後不久,宋琦就帶上自己所有的零花錢,輕手輕腳出了門。

她去了乞丐最多的那條巷子,花光所有銀錢,請他們把謠言散出去。

之後,她趕著時間回家,二郎媳婦、宋多寶和宋姣都還沒醒,她站在自己房門前,目光看向地上那碗已經涼透的粥,隻一眼就挪開視線,若無其事地進了房,一整天都沒出來,她娘叫吃飯也不搭理。

隔天,宋琦特地去外頭打探,發現乞丐們傳出來的謠言,跟她讓傳的一點兒也不一樣。 本 作 品 由 思 兔 網 提 供 線 上 閱 讀

第460章 、幡然醒悟(2更)

乞丐們傳出來的,並不是宋姣有意中人還和梁進士議親,而是說前年那場地動,遠在甯州的宋司丞親二哥一家遭了難,在官府物資不足的前提下,這家人還是渡過了難關。

其中,宋二郎家的二閨女宋琦被塑造成了動盪中奮不顧身救出幼弟,鼓勵爹娘咬牙挺過艱難時刻的孝女形象。

大楚重孝道。

被乞丐們這麼一傳,大半個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宋二郎家的故事,尤其把宋琦傳成了孝順典範。

站在街口,聽著路人對宋家那位“孝女”的交口稱讚,宋琦內心情緒複雜難言。

“誒,琦琦,你怎麼一個人在這兒?”

說話的人是宋二郎家隔壁的鄰居潘嬸,手上拎著菜籃子,見到宋琦,對方眼神和善,言辭之間多有尊重,“沒想到你小小年紀就如此孝順,我兒子要是能有你一半,我就省心了,哪還犯得著動不動就追在他身後打?”

宋琦扯了扯唇角,不知道該怎麼接話。

她太久沒吃東西,小臉上一片憔悴。

潘嬸瞧著不對勁,問她,“是不是哪不舒服,我送你去醫館。”

宋琦搖頭,吸了吸鼻子,“我沒事兒。”

與潘嬸道別之後,她回了家,站在大門外,抬頭看著不算大的青灰色院子,以前從未有過的情緒不停翻湧上來,鼻頭泛著酸。

大門突然被人推開,出來的人正是二郎媳婦,她剛準備出去找宋琦,就見閨女已經回來。

“琦琦,怎麼不進去?”知道她一天一夜沒吃飯,二郎媳婦又道:“我灶上熬了瘦肉粥,你姐姐正在裡頭看著,應該差不多了,你快進來,娘給你盛一碗喝下去暖暖脾胃。”

宋琦站在原地沒動,隻是看著她娘。

二郎媳婦隻好伸手來拉。

難得的,她沒有把生母推開,隻不過直到被拉回堂屋裡,都沒開口說過一句話。

二郎媳婦讓她坐,自己去了廚屋。

宋姣站在灶台邊,鍋裡米粥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

她正出神,見當娘的進來,忙收了思緒,“娘,找到人沒?”

“她自己回來了。”二郎媳婦一麵說,一麵蹲身從櫥櫃裡拿出小碗,準備給宋琦盛粥。

宋姣把勺子遞給她娘,“既然琦琦回來了,那我這就去三叔家。”

多餘的話,她不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