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婉深吸口氣,“現在。”

幾個小廝拿著開棺的工具走過去。

溫婉強調:“待會兒不管你們看到了什麼,但凡走出這道門,都禁止往外透露半個字,否則,直接杖斃!”

這話在靈堂裡說,聽得人毛骨悚然。

幾個小廝點頭如搗蒜,開始起釘。

長明燈火光幽幽,哪怕是關著門,靈堂裡也不比外麵暖和多少。

七顆子孫釘,每起一顆,溫婉的心都跟著揪一下。

最後一顆落地,靈堂內陷入短暫的沉寂。

見小廝們要推開棺蓋,溫婉急促上前,“等一下!”

“夫人還有何吩咐?”

溫婉吐出一口白霧,緩了緩,“開吧!”

隨後便聽到棺蓋滑動的轟隆聲,棺內景致一一展開。

遺體被清理過,換上了乾淨衣袍,他傷在胸口,麵上雖然沒有屍斑,但已經產生了輕微的浮腫。

那張臉,整個宋家上下,沒人不認得。

“老爺!”

看清棺內的人,小廝們撲通跪下去,哭出聲來。

溫婉身子犯軟,伏在棺身上,望著裡麵的人,半晌說不出話。

她沉默的時間太久,久到小廝們都察覺出不對勁,爾後一個個停下哭聲,起來扶她,“夫人,還請節哀順變啊!”

溫婉沒出聲,她連路都走不穩,行屍走肉似的雙目無神,被小廝半攙半扶著出去。

宋芳幾人守在外麵,見她出來,忙問看到屍身沒,棺木有沒有換妥當,裡麵還要不要再墊些紙錢。

溫婉推開眾人,踉蹌著朝青藤居而去,進門就把自己蒙在被子裡。

許久之後,裡頭傳出低低的嗚咽聲。

——

原本是想借著換棺看一看宋巍到底是真死還是假死,沒成想換棺的人連宋家大門都沒進,楊首輔隻得作罷,次日一早去見了端嬪。

“宋巍已歿,皇後病危,太子被禁,如今正是大好機會,還請娘娘好好把握住。”

端嬪剛把趙諾哄睡著,聞言抬頭看來。

楊首輔微微一笑,“皇上回京數日不曾上朝,可見病得不輕,他需要娘娘的照顧了。”

端嬪麵色掙紮了一下,“我不明白,舅舅這麼處心積慮,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什麼?

自然是為了扶幼帝上位,把控朝綱。

梁家的仇,不值得他如此大費周章來回折騰。

斂去笑意,楊首輔道:“娘娘應當明白,皇權爭鬥刀光血影,二皇子乃寵妃之子,太子一旦登基,您覺得他第一個會對付誰?”

“諾兒還小。”端嬪道:“我不希望他在什麼都不懂的年紀就被捲進爭鬥中。”

“那他必然會成為爭鬥的犧牲品。”楊首輔看著她,“娘娘統共就這麼一個兒子,老臣相信,您不忍心看他小小年紀就死在趙熙手上。”

端嬪眼底的掙紮瞬間散去,換上堅韌的亮光,“你想我怎麼做?”

“傳位昭書已經擬好,娘娘入乾清宮侍疾,順便請皇上把章蓋了,僅此而已。”

第722章 、最後的抉擇

乾清宮。

端嬪已經在外麵跪了一個多時辰,始終沒得到光熹帝的傳召。

這時,帝寢殿的門被打開,出來的人是沈太醫,後麵跟著崔公公。

知道從太醫口中問不出任何消息,端嬪乾脆直接望向崔公公,語帶關切,“皇上的病況如何了?”

崔公公歎口氣,“皇上傳召娘娘入內。”

端嬪提著裙擺站起身,簡單整理了儀容,隨著崔公公走進內殿。

華貴寬闊的明黃龍榻上垂下金絲紗幔,隱約能看到裡麵躺著個人,正是許久不曾上朝的光熹帝。

崔公公上前把帳幔掛起,露出光熹帝削瘦的側臉,麵上呈現病中之人的菜青色。

他半闔著眼,呼吸微弱,與半個多月前圍場上雄姿勃發的威武帝王相比,判若兩人。

端嬪一驚,“不是說已經脫離生命危險了嗎?皇上怎麼還不見好?”

那日楊首輔離宮之後,她想了很多,從光熹帝中箭到太子被幽禁,再到皇後病危,甚至是宋巍被殺,一切都太過巧合了,就好像背後有一雙無形的推手,把關鍵人物都藏起來,設了個空城計等著他們,而這個人,隻能是光熹帝。

所以其實,端嬪今日來乾清宮的目的是為了探出光熹帝的真實病情。

眼下看著龍榻上好似病入膏肓的光熹帝,端嬪有些傻眼。

一切都跟自己推測的不一樣,她似乎是誤會了什麼。

“貞兒……”

光熹帝有氣無力的聲音傳來。

端嬪忙上前,“皇上,嬪妾在呢。”

光熹帝握住她的手,偏頭看了崔公公一眼。

崔公公滿躬身,“煩請娘娘好生照看著,奴才告退。”

崔公公走後,端嬪再次將目光挪到光熹帝身上,想來真是傷得不輕,他清減了許多,握住她的那隻手,指骨和腕骨尤為突出,隻剩一層皮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