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笑問誰是人間客·番外(1 / 2)

再也沒有哪裏的雪, 能驚豔過純陽的山門。

飛白提著酒壺, 負著劍,踏在山行的路上, 腳下細微的咯吱聲在這靜謐的蒼山裏有一種格外清晰,又令人安心的感覺。

棧道白雪,流雲青崖。

分毫未改的景色, 令他想起第一次上純陽時,山門前那隻騰空高翔的鶴。

距離宮城前那場大戰, 已過去了二十年。

江湖人隻知, 純陽子入宮為大明測算國運, 然此舉動搖了淨念禪宗長久以來輔佐國運的地位,故在他出宮之後, 淨念禪宗兩位高僧心有不服,截住他同他論道。

魔門中人陰險毒辣,趁他們專心論道之時設下埋伏偷襲。後來雖因邪王石之軒及時阻止, 但兩位高僧終究在論道之後雙雙圓寂,純陽子也從此消失。

有人說他是在論道時得悟大道飛升了, 有人說他是死在了這場精心安排的埋伏中。

飛白更願意相信,他是化成了這純陽宮山上終年靜透如玉塵般的雪。

不然那個讓世人聞風喪膽的邪王,怎麼會甘心在這麼一處冷清的地方, 一守就是二十年。

飛白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初出茅廬的小道士了,他如今論資排輩, 也是江湖老一輩高手了, 蕭昊離開前將代掌門的權力交給了他, 所以蕭昊失蹤之後,武當就順理成章落在了他的肩上。

這簡直是一份天上掉下來的殊榮。

沒人知道純陽子究竟對朱元璋說了什麼,隻知他出宮之後,原本打算扶植朱允炆的朱元璋突然態度大改,力排眾議將燕王朱棣立為儲君。

六年後先帝駕崩,朱棣即位,聖上感恩於純陽子為他掃清道路,同時也為讓自己的皇位更加穩固、更加名正言順,遂下令北修紫禁城,南修武當。

朱棣很清楚,若非純陽子的一番預言,他要坐到今天的位置,恐怕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甚至有可能背上弑帝的汙名。

昔日兵權在握的燕王,早就做好了如有意外不成功便成仁的準備。

但如今,這些準備都不必要了。

他特別強調,修武當“其山不可損分毫”,並在武當金頂紫霄大興土木,揚言要發揚道統,意在宣示皇權。

朱棣能理解朱元璋召純陽子入宮的目的,他所謂的“發揚道統”,實則也沒有半點真想光大道教的意思,而是借此舉來震懾這些幫助他登上帝位的人。

在他眼中,淨念禪宗抑或武當,其實都沒有分別,佛道兩派的道統之爭同他也沒什麼幹係,他隻是這場道統之爭的受益者。

但他不會像朱元璋那樣以殺戮來“報答”有功之臣,也同樣不想看到自己將來有一天會像朱元璋這樣,被一群道士左右江山大統。

將武當捧上神壇,扶植道門,可以將苟延殘喘的佛門一舉打壓下去,同時也是在向道門殺雞儆猴:宗教今昔的輝煌都是帝王賦予的,日後安分守己做好世外高人,才能各自相安無事。

飛白作為新一任的武當掌門,又怎會參不透其中深意。

但朱棣實在過慮了,因為這世上僅有的兩位修習《戰神圖錄》之人,都已徹底消失。武當能做的無非是繼續享受帝王的恩寵,為君權服務罷了。

戰神圖錄的事是飛白從言靜庵那裏獲知的,在那場不為人知的“論道”之後,布達拉宮傳來消息,說活佛鷹緣突然離世,除了他父親那把鷹刀,什麼也沒留下。

布達拉宮為守護鷹刀內破碎虛空的秘密,將那鷹刀層層封鎖,不讓任何人有機可趁。

思及言靜庵,便更覺掌門師兄在人世所做的一切讓人歎為觀止。

在所有當世高手心中,越是活得久的人,越能體會到純陽子那些不著痕跡做下的安排處處皆有深意。

就拿當日他被迫留在萬花來說,以他之能又怎會不知石之軒同他分開後,會在魔門做什麼反應。龐斑找上萬花,根本就在他設計之中。

而應對龐斑,隻幾句陷阱機鋒,就引得這不可一世的魔師向言靜庵立下退隱江湖之誓約。

世人隻看得到龐斑挑戰中原高手,在純陽子那裏落敗,又徹底被言靜庵收服,可誰又細想得出,言靜庵為情殉道送龐斑破碎虛空,其間二十年江湖風平浪靜,這份功勞實是純陽子所為。

同時,知道龐斑終有破碎虛空之一日,純陽子借為八派解圍之機,專程送了龐斑一名可以繼承衣缽的優秀弟子,且留下了一位專克製他的傳人。

這位傳人,正是如今無數江湖俠士魂牽夢繞的女神、現今的“小魔師”方夜羽心頭的純陽雪——秦夢瑤。

正魔兩道間,因這幾代層出不窮的情愛糾葛,時至今日,竟可以同桌而食,放下幹戈。

朝廷的動向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帝王對神道看似推崇實則排斥的態度,令這些終日執著於道統紛爭的弟子們冷靜下來,無論魔道、佛道還是道門,如今都不敢再肆意借改朝換代之事鞏固道統,信仰之爭轉為發展信眾這等最基礎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