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段(1 / 3)

是什麼嗎,譬如你到底姓什麼叫什麼名字,家中有幾口人,為何來此。

這些問題一個接一個,明月無暇回答,隻記得那天他吃上了第一餐有肉的飯菜。

也知道了他被迫著宣誓效忠的主人本不是普通王爺,而是當今陛下的哥哥,先敬文帝的皇長子,豫王高泓。

如今局勢多變,貴族家中存有私兵的場景不少,而豫王府中的與其他私兵家將都不同。高泓有一支自小訓練的影衛隊,衛隊長叫做陸怡,高車人,來自北方,高泓對他有恩,召入府中後給他改了這個漢名,什麼也不用做,隻掌管這支秘密隊伍。

影衛顧名思義,活得像高泓的影子,隻為他一聲令下便能萬死不辭。當中有人善易容,有人長於刺殺,皆是大字不識的胡人,聽聞是為了方便高泓掌控。

明月從馬廄邊的草席移居四方小院的一角,和慕容贇一同風裏雨中五年過去,竟然小有所成。

衛隊長陸怡說他天生是武者,明月不置可否,日複一日,渾渾噩噩。隻是偶爾,他在房中入定,醒來滿身大汗,才有一刻“活著”的真實。

“賀蘭”二字如同魔咒,將他困在方寸之間不得解脫。

明月重新編好發辮,起身披上外衫出門。

“賀蘭氏,叛軍,罪臣……奴隸。”他想,“我總會知道這些是怎麼一回事。”

※※※※※※※※※※※※※※※※※※※※

↑雖然名字有點娘,但他的確是攻。本來想寫個暗衛攻,大綱到後麵發現和暗衛也沒什麼聯係了,就當做前期是非忠犬的侍衛攻好了(dbq 別罵我

第4章 鳳城何處有花枝(二)

如今天下南北並立。

北境高氏統治疆土遼闊,東至渤海,南抵大江,西到舊朝都護府玉門要塞,北邊直逼敕勒湖與柔然接壤,國號為寧,定都洛陽紫微城。南疆李氏國號為楚,自巴山向東海,南至崖州,涵蓋了最養人的一方水土,偏安江寧。

自前朝末年,丞相李業廢幼帝稱皇、大將軍高呈起兵公然造反至今,劃江而治的局麵僵持,已經曆了三代帝王。

初建國時高李兩家戰得死去活來,李氏仗著兵力雄厚,一度將高氏逐出長城,而高氏因禍得福,收攏塞北三部,反守為攻,最終將李氏重新打回長江以南。十數年戰火紛飛,到底是誰也沒徹底打垮對方,如今看似平衡,私下卻暗流翻湧,一刻不停。

而今是寧朝景明十四年,北寧皇帝承襲先敬文帝遺願,再次揮師南下,駐紮荊州城外,點燃了多年和平的第一把火。

前線對峙多時,始終沒有真正的衝突,南朝惶惶不可終日,紫微城中的帝王按兵不動,一輛馬車卻在這時悄無聲息地入了宮。

高泓下車,直往文德門後太極殿去。他疾走幾步,忽然停下,往旁邊做了個手勢。

奉命前來迎接豫王的宦官不解道:“王爺這是……”

話音未落身後閃出兩條影子,仿佛憑空出現。那宦官嚇了一大跳,定睛一看,頓時認出了其中一人:容長臉上掛著愁苦嚴肅的表情,身長足有九尺,像一堵銅牆鐵壁,不穿甲不佩劍,隻一身簡樸黑衣,活像來自黃泉的無常。

宦官身處低位,連忙躬身:“奴拜見陸……陸衛隊長。”

他埋著頭,眼角餘光瞥過另一個人,心下疑惑更深。

豫王隨時都由陸怡護衛左右,這不奇怪,可今天為何突然帶了個……少年?

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未及冠,長長的發辮就這麼垂在背後,表情比陸怡還瞧不出端倪,仿佛雕刻精致的木頭,毫無血色的一張臉,唯獨一雙深邃的灰色眼睛有些活氣。

接觸到少年的目光,宦官不由得收回視線不敢再看,暗自腹誹:“這豫王最近越發奇怪,找個高車人做護衛也就罷了,這會兒……乍一看還以為是個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