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段(1 / 2)

俏俏的聲音不知對誰低呼:“你找死!二哥要是知道,笑眯眯地把你扔進長江,誰敢攔著?”

宋臨偷偷抬眼,中年貴婦跟沒聽見一樣。

聽聽!聽聽!這才是對您兒子最中肯的評價!你們老兩口少跟我打馬虎眼。

王妃說:“以後你要是有什麼對不住小杭的閑言碎語傳進我耳朵裏,老身可不依!”

宋臨被氣糊塗了,作揖,笑說:“您放心!小人就是個軟柿子,由著尚書大人捏圓搓扁。”

王妃深深看他一眼,笑了,拉住他的手,拍了拍臉頰,“你這孩子,怪不得小杭誇你。別怕別怕,小杭欺負你就告訴我,我給你撐腰。”

得!打完棒子又給甜棗。宋臨完全無動於衷,臉上裝得誠惶誠恐地道謝。

底下一眾婦人見氣氛融洽了,紛紛上前攀談,拉著宋臨七嘴八舌:“多精神的孩子。”“來,叫嬸嬸。”“小杭非常溫和,是個順毛驢子,要跟他來軟的。”“四嬸,您這話錯了,小杭軟硬不吃,不過,還是非常討喜的。”……

宋臨唯唯諾諾,光點頭不說話。賺了一大筆見麵禮,胡攪蠻纏了一個多時辰,終於突出重圍殺開了一條血路。

第二天,逃也似的北上回京。

我是儒商! 正文 第47章(完)

章節字數:6666 更新時間:08-08-07 23:09

進京之後,宋臨直奔尚書府,小廝很是吃驚,拔腿要去稟報,宋臨斷喝:“站住!”所有人嚇了一大跳。

滿屋子找了一圈,朱佑杭正在八角亭裏畫畫,聽見異響轉過頭來,驚訝之極,“小臨?”

宋臨一個箭步衝上去,不由分說飛起一腳,朱佑杭險險閃過,避到桌後,笑問:“見到我父母了?”

宋臨斜眼瞪視,嗆著聲音說:“您英明!您睿智!您比諸葛亮還善於排兵布陣!把我扔進南昌狼窩裏,您在家偷著樂!”話鋒一轉,冷冰冰地說:“您慘!您可真慘!您從小孤苦無依!您吃了上頓沒下頓!您在京城遭人迫害!”大聲嗤笑,“貴府令堂發話了,您是讓我勾搭壞的!”

朱佑杭哈哈大笑,撐著桌子震顫不止,過了好一會兒才問:“生氣了?”

宋臨一屁股坐下,端起半盞殘茶“咕咚咕咚”灌下去。

朱佑杭拿筆杆撓撓他的太陽穴,“其實……”

“其實什麼?”宋臨等了半天,氣不打一處來,狠狠踢了他一腳。

朱佑杭低頭看看袍子上的鞋印,無奈一笑,“其實,你惱怒不是因為見我父母,而是指責我沒陪你一起去。不過,小臨……”側頭眨眼睛,“你到蘇州怎麼不把我帶上?新嫁娘回門……”

宋臨勃然大怒,舉起茶杯就要劈過去,朱佑杭急忙閃身,笑說:“看清楚,宋汝窯青瓷,價值連城,隻要你舍得砸我無所謂。”

宋臨一慎,激靈靈猛打冷戰,小心翼翼地翻轉杯底,一愣,赫然印著“大明宣德年製”的款識,氣得兜頭扔過去。

一聲脆響,朱佑杭眯著眼睛欣賞茶杯四分五裂的動人景致,搖頭失笑,“砸也砸了,是不是該消氣了?”

“沒砸到你我不甘心!”端起茶壺一口氣喝幹,火澆滅了一大半,唉聲歎氣地發牢騷,“我算是發現了,世上不可能有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人也不可能像孫大聖一般橫空出世。宋氏一門商人本性,趨利避害膽小怕事,所以培養出我這樣的純良小老百姓。再看看你家,一窩白眼狼。”

“有道理,”朱佑杭笑著搭話,“不過,我出淤泥而不染。”

“你拉倒吧!你青出於藍勝於藍!”宋臨狠狠挖了他一眼,“我孤身一人深入狼窩還能有好?連頭發帶骨頭賠得血本無歸!”

朱佑杭故作驚愕,“賠了?沒有見麵禮?”緊蹙眉頭,似乎正在冥思,“我原本打算派你做開路先鋒殺進南昌洗劫家產的,似乎失敗了。唉……正所謂‘舍大家,保小家’,如我這般堅定的‘家私’捍衛者……”

宋臨舉拳就打,“瞎打岔,你就知道拿我尋開心!”朱佑杭一把抓住,抱著他啞然而笑,“我還以為我在幫你把‘趨利避害’的商人本性發揚光大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尚書府都富成……”一頓,說到“蛇”,宋臨突然想起了“小龍小鳳”,齜牙一笑,慢吞吞地掏出“婚書”,態度極其和藹,“尚書大人,請問這是什麼?”

朱佑杭仔細查看,良久,皺眉說:“好像少個手印。”打開印泥盒,握住他的拇指,宋臨大怒,一巴掌拍過去,“朱佑杭!”

朱佑杭倒退幾步哈哈大笑,“小臨,為簽這個我使出了渾身解數。”

宋臨冷笑,“你怎麼糊弄我叔祖的?”

於是--

整個午後宋大人都在逼迫朱佑杭招認一個月前犯下的滔天罪行。

由於尚書大人從小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長大,形成了自律謙遜的高貴品格,一再重申麵對過失行為要誠懇,麵對豐功偉績要坦然。如此這般,尚書大人認為擬定“婚書”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所以在敘述時,過程被無限製地減縮,以至於宋臨一度以為那張“婚書”是叔祖咂著小酒記賬時順便簽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