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那劃過天際的流星般一閃而逝,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逝。
與往來鎮鎮長任長風約定的時間將至,寧世昌把村裏的事務簡單地告訴村內老一輩後,帶著寧天楚與寧萌隆跳上了前往往來鎮的路途。
一老二少三人經過半日趕路,終於來到了往來鎮。
得知寧世昌已經來到往來鎮,任長風親自前往迎接,安排三人入住在他的別院,簡單寒暄後,確定三日之後前往靈青派。
三天內,任長風前後來過別院數次,總是匆忙間又離開了。
對於任長風的行徑,寧世昌並未過多在意,其為一鎮之長,更何況此時他的心思全花在靈青派招收弟子之上,已至古稀之年的寧世昌,早已司空見慣。
期間,寧世昌離了別院數次,帶著二小逛了逛往來鎮,每當看到二小歡快的笑語時,不由眼含不舍之意。
三日後,往來鎮任長風府邸,央央數十人相聚在府前。
經過短暫的交涉安排之後,眾人在任長風的帶領之下踏上了前往靈青派的旅途。
兩日後午間,前往靈青派行程已然過半,選了處靜謐地樹林,任長風安排眾人臨時休憩進食。
“阿彌陀佛,不知小友可否入得我佛之門”就在眾人生火造飯時,一聲佛法響起,繼而,身著袈裟麵露祥和的中年和尚出現在眾人眼際,指了指寧萌隆莊嚴地道。
中年和尚,自稱自在和尚,乃明隱寺僧人,喜遊五湖四海,此次遊曆至萊芸行府境內,聽說靈青派大開擴招之門,麵向萊芸行府境內廣招弟子,於是有了興趣,故而出現在此。
自在和尚本不會注意往來鎮眾人,隻因領隊的任長風乃金丹期,所以才會特別注意,當他的目光落到與寧天楚正玩的不亦樂乎的寧萌隆時,雙眼精光乍現。
“大師之能,乃萌兒的造化”寧世昌激動萬分,神情略顯緊張,此次出行的目的便是為二小找到好的歸宿,見到自在和尚,甚是歡喜。
“金丹破碎?看來道友亦非常人,世事無常,皆因於緣,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自在和尚先是一驚,而後歎息一聲,並沒有繼續追問。
寧世昌沒有過多在意,自己的過往已然塵封,縱然是他自己都不願提及,事已往豈必不會再憶起。
他的心思放在了二小身上,自在和尚有收寧萌隆為徒的意願,寧世昌當然不會阻攔,相反心裏卻是高興,雖然他的金丹已破,但眼光仍在,第一眼見到自在和尚,憑著經驗,他已經猜出對方乃元嬰期強者。
能被元嬰期強者收入門下,這是寧萌隆的大造化。
把利害關係與寧萌隆簡單地介紹之後,寧世昌並沒有過多地央求,任憑他自己做主。
“師傅,受弟子一拜!”寧萌隆雖憨,卻是不傻,當即跪在自在和尚麵前,恭敬地道。
“好,好,好!”自在和尚自是高興,連說三個好字,可想而知其心底的歡喜之意。
在得知眾人也是前往靈青派時,自在和尚並沒覺得奇怪,看了看寧萌隆,再看了看寧世昌與寧天楚後,莊嚴地道:“即是如此,老納就為了你了卻了這段塵緣!”
在寧世昌與任長風打過招呼之後,自在和尚領了三人踏上了前往靈青派的路程。
“元嬰期,非我等善緣!”任長風對寧世昌的態度並未在意,看著遠去的四人,不甚噓噓。
靈青派,萊芸行府境內唯一的修真門派,門下擁有弟子數千之眾,此次大開派門重新招收弟子,使得無數得知消息的人前仆後繼地湧向靈青山。
無論是散修還是凡人,紛紛前往,若能被靈青派某位強者看中,從今以後定能有番作為。
靈青派,共擁五峰,主峰乃當代掌門所駐之峰名喚靈青峰,另有三峰為當代執事所駐山峰,分別是:靈劍閣,靈材居,靈藥齋。還有一處山峰為隱峰,乃是靈青派所有金丹期強者所在之處。
派內擁有弟子數千之眾,甚中絕大部份弟子為外門弟子,待築基成功後可直接拜入四峰任何一峰門下成為內門弟子,表現突出的內門弟子則會被四峰重點關注培養,從而成為核心弟子。
靈青派隱峰之巔,一棵大槐樹枝葉茂盛,烈日下,樹影蹣跚。
大槐樹下,一年約五旬男子正襟盤坐,麵容祥和。一席白衫,一雙炯炯有眼的雙眸顯得格外精神,微風吹起,白衫隨風而起,給人一種超凡入聖、仙風道骨的感覺。
“高人來我靈青派,青冥子有失遠迎!”麵朝東方,青冥子似自言自語般地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