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當然不知道,江寒初比他還在意大明富強的原因是:在這個世界上,江寒初是唯一知道明朝滅亡的時間的人。在崇禎元年的時候,沒有任何人能想象得到大明會滅在韃子手裏,沒有任何人能想象到此後這大好河山,被異族統治數百年。包括這時的皇太極,也遠遠想不到──要知道,即使是清軍入關時,也還認為自己隻是來掠奪一趟,奪完就跑,因此大肆殺人。而後來發現可以穩定下來,再殺人就是為了鞏固政權,而非掠奪性的破壞屠殺了。
江寒初沒有太多時間,更沒有閑心去顧忌那些貪婪之徒或思想頑固的清流們的想法。他的目標是先科技興國,這些人的阻礙,就交給自家小皇帝去解決。反正他也是罵名一身的臠寵了,絲毫不在乎多點少點的。
不過堆滿崇禎案頭的折子也是個麻煩,關乎皇帝子嗣,再小的事也是大事,何況江寒初對蓮菁“下手”是錢謙益親眼所見。一時之間滿朝沸騰,折子無數往宮裏送,一副定要置江寒初於死地的架勢。②本②作②品②由②思②兔②網②提②供②線②上②閱②讀②
崇禎沈默了幾天,隨即一份禦召下來:蓮菁乃是魏黨餘孽,在宮內欲行大逆之事,幸得被內監曹化淳阻攔。著曹化淳入司禮監,為兼筆太監。
其實這份詔令有真有假,蓮菁確實是魏黨的人,這點崇禎其實也知道,不過這種被收買的宮女滿地都是,崇禎也隻是派人監視她,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直到這碼事發生後,他再去調查,竟然查出蓮菁爹娘其實是魏忠賢一係的人,而更糟的是,她父母是江寒初查處魏黨時,定罪處死的。
江寒初看到這調查結果,多少有些哭笑不得,窩在小皇帝懷裏:“明明是你要清查魏黨,我隻不過是個遵命辦事的人,為什麽她不找你麻煩,卻要為難我這把被人握著的刀呢?”
崇禎沈默片刻:“她沒那個膽子。”
“不,都是這樣的。”江寒初低聲道,“那些生活不好的人也一樣,他們會把不如意都推給辦事的人,推給頭頂上的官員,但是很少會推給皇帝……他們不知道,那些責任追究到最上麵,都要歸到皇帝這裏──”
“大膽!”崇禎一聲打斷了他的話,江寒初受了驚,抬眼看向他。崇禎被他黑亮的眼一看,滿頭怒火頓時消下去大半,又見他眼裏茫然,歎口氣把他拉在懷裏,摸摸他的頭:“寒初,這種話在朕麵前說說也就罷了,千萬不要在外麵提起,知道嗎?”
江寒初低下頭,沈默了許久:“恩。”
又差點忘了,唯一能讓自己和眼前這人平等的,是這人對自己的感情。若有一日感情不在呢?若有一日有其它事物超過這份感情呢?
他是皇帝,可以草菅人命,手握天下權的皇帝。
這番話可以對納威爾說,但對這皇帝,絕不可以。
江寒初忽然有些意興闌珊,縮在崇禎懷裏,不言不語。小皇帝低頭看他,眼底有些憂慮。
十三
發生過的事情,總是會留下痕跡。小皇帝也大概知道江寒初的情緒,但他身為皇帝,不因江寒初的想法降罪於他已是難得,不可能反而去誇獎他想法先進超出時代,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落後性等等。
他也知道江寒初心裏是有芥蒂的,但這個芥蒂他無法消除,隻能等人自己想開。反正現在江寒初有了批紅的權力,很快也就會明白他的處境和想法。
然而,有了批紅權的秉筆太監,先幹的事情就是掃清辦學上的障礙們。他早就打算辦所綜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