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3 / 3)

周瑜像是被這灼熱的目光燙到一般,低頭避了過去,嘴裏答道“主公對瑜大恩,瑜肝腦塗地不能報萬一,隻是,事關大局,豈能因瑜一人壞主公大事。”

“公瑾錯了。”孫權斷然說“在孤的心中,十個南郡,百個合肥都抵不過一個周公瑾。”

“主公........”周瑜想要爭辯,孫權一揮手打斷他的話“這些年孤是怎麼過來的,公瑾你比誰都清楚。孤幼年失母,稍長,隨先父在戰場上顛沛流離,那時,最想要的就是一個可以躺下的床。現在想想,孤這輩子最安定祥和的一段日子便是當日在舒城公瑾家,有大哥和公瑾陪著,白日讀書,晚間練劍,沒有戰事騷擾,沒有敵人追殺,那時孤就想,若是能這樣過一世也就夠了。可惜美夢難圓,先父離世,我與兄長幼弟,寄投於袁術帳下,受盡輕慢冷淡。多虧,大哥雄烈沒幾年便創下江東基業,原想這回能夠安定過活,誰想大哥又走了。……”他越說越痛心,已經是在哽咽了,“……不足十七孤已是失母,失父,失兄………當日之事公瑾記得比孤清楚。大哥新故,孤不足弱冠提領江東,當時多少雙眼睛看著,多少雙手等著,就等孤勢敗的一天。為了父兄留下的這片基業,這些年孤是事事小心,如履薄冰,如處深淵,不敢有絲毫懈怠,可即便如此,若沒你周公瑾舍身護我,我孫氏一門恐怕也早為枯骨。這麼多年,你在孤心中位置難道不知道麼?”

孫權的話裏帶著沉重的痛,周瑜心裏也如同針刺一樣的疼。孫權說的這些,他大多親曆,麵前人的痛苦,他怎能不知。這個他從小看到大的人是他的主公,他的弟弟,是他最信任的人,也是他唯一可托大事的人。原想,為了他,哪怕舍了這條性命,也要創下一個有利的局麵,可看情形,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實實在在的傷了他的心。一時間,周瑜心思百轉,竟不知該說些什麼安慰。

停了片刻,孫權的心已平複下來,有些淒然望著他“公瑾難道真想讓孤成“孤家寡人”?你即使不顧著自己,也該體念孤的心情,孤真的是不能再失去身邊最親的人了。”

聽到這裏周瑜再不能控製自己情緒,伸出手握住孫權的微微有些顫唞的手,啞著聲音說“是瑜的不對,讓主公擔心了。”

孫權反手握住周瑜的手,一字一頓的說“公瑾的記住,你的身體不僅是你的,也是孤的,是東吳子民的。萬萬要保重自己。”

“瑜明白了,主公放心。”

看他答應了,孫權這才放下心,長舒一口氣,接著說“那就盡早隨孤回吳養傷吧”

周瑜低頭沉吟,雖然答應孫權安心休養,可這南郡的事還沒料理完,如何能走?

孫權明白周瑜的顧慮,道“江陵這麵的戰事算是結束,曹操新敗無力南下,劉備雖占了襄陽四郡,短期還不具備與我們抗衡的能力。剩下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安撫各新增州縣百姓的工作。這件事,孤看可以交給魯肅,另外,聽說你收了一個能幹的謀士龐統,讓他來協助魯肅,定然不錯,再不然,孤讓子布過來,他最擅長民政,如此一來,你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再說,你看看你現在的樣子,即使在這,怎麼能理政?”

聲音裏帶著憐惜的責備。

周瑜暗暗苦笑,孫權說的沒錯,他不過和孫權說了一會兒話,已經自感不支,硬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