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1 / 2)

孫權下麵要說什麼,急著叫人備馬。

“慢”孫權忙製止住他“你的傷沒好,不能騎馬。”

周瑜心裏想著反駁,可見孫權一臉不肯妥協的神氣,隻好說“就依主公”

“好,備車”

按孫權的打算,原是想和周瑜去個山明水秀的的地方賞景看山,圍爐品茗,但周瑜說“山水哪裏看不得,帶外領兵,整天鑽山涉水,這會兒充什麼風雅,還不如就近接接地氣,看看民生物化,風土人情,也不用套什麼車,信步閑逛,走到哪裏算哪裏,累了尋個茶社歇息便是。”

孫權聽了覺的有理,再加他從未和周瑜這樣如尋常百姓般的逛市井街市,心裏倒多出幾分雀躍。

於是,二人穿上便服,帶了幾名隨從,踱踱的出了府門走到街上。周瑜常年在外統兵,甚少回來,即使偶爾回來吳複命,也沒時間這般閑逛,此時,看到什麼都覺得新鮮。

孫權雖一直住在城內,隻是身份和時間限製,也多年沒有來過這街市,如今,二人結伴同遊興致都很高。

東吳首府柴桑也稱九江,它臨江帶湖,背倚廬山,“士高氣清,富有家境”的名譽。柴桑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地。隻可惜西漢末年,江東兵戈頻繁,曾經繁盛的柴桑被刀兵所累,人口銳減,破敗蕭條。

後來孫策帶兵過江,將此地作侯府首府,柴桑才慢慢恢複,尤其孫權繼任後,廣開仁政,鼓勵農桑,扶持商賈,東吳柴桑重新煥發了生機。

此時,二人並肩走到街上,隻見舟車輻輳、商賈雲集,街市兩邊商鋪林立,人潮湧動,喧鬧的不堪。

孫權拉住身邊一個過路百姓一打聽,原來今日正趕上十五趕集的日子比平日更是熱鬧十倍。

周瑜看著眼前情景,想想十年前,這裏還是人煙凋敝,風物蕭條,心中覺的很安慰。想到這忍不住別過頭看身邊的孫權,眼裏露出讚許之色。

孫權早瞧見周瑜看自己,心裏覺的很受用。他不足弱冠繼承父兄基業,當時,江東初定,百事待興,舉步維艱,可不到十年,東吳所轄已被自己治理的井井有條,欣欣向榮。赤壁一役後更隱隱有與曹操一爭高下的氣象,總算對的起父兄遺願,不辱孫家男兒體麵。

他心中得意,臉色控製著不表露出來,隻淡淡微笑。

路上人很多,挨挨擠擠,孫權顧念周瑜有傷,怕他被衝撞不好,於是盡可能在他前麵,挑僻靜處走。

兩人逛了一會兒,為躲一雜耍班子,拐進一旁小巷,進了巷子這才發現,此處別有洞天,一水的青石鋪路,門樓高聳,裝飾華美,大白天的紅綢燈籠掛在門前,三五個打扮花枝招展的姑娘湊到一起或站樓下或倚在欄前,巧笑嫣然,樓上還不時傳來陣陣鶯歌燕舞之聲。

周瑜心道怎麼走到這來,想要拉著孫權退回去。

一個三十幾歲塗著厚厚脂粉的胖女人早看到他兩,三兩步衝過來,手裏香帕一甩。

“哎喲,那裏來的這樣標誌的兩位爺,快上樓坐坐,我家姑娘個頂個的色藝雙絕。”說著,就要拽孫權的袖子。

孫權何嚐見過這樣的女人,嚇得一抖落手

“不得無禮”

“呦,大爺,您上這來不為玩姑娘,還講什麼禮數”女人微帶鄙夷的嘟囔著,可她畢竟是見過世麵的,看二人衣著氣派都與他人不同,也不敢硬來,隻心中腹誹。

這時一個年青女孩,嫋嫋婷婷的走過了,那婦人,一把抓住她,對孫周二人說“看看,這是我家頭牌姑娘賽二喬,你們看看,這相貌,這身條,比咱吳侯府裏的大奶奶如何?恐怕,咱周大都督的夫人見了,也要遜色,我不是吹,我家的姑娘個頂個的一等人品。二位爺上那找這樣的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