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段(1 / 2)

周瑜一笑,也不好再辭,貼著身將那小章揣在懷裏。

孫權見他收了,滿意的點點頭

5、

“走了這麼久,前頭歇歇吧”

“好”周瑜點頭,他也確實有些累了

在主街最繁華的地段,有一家“天府茶莊”,上下兩層,占地頗廣,老板姓蘇,經三代苦心經營,目下是柴桑城內最大的茶樓。

孫權和周瑜進店的時,老板正依著櫃台,看街景,見他們二人進來,愣了一下,忙一路小跑迎過來。

他站在孫權麵前,躬身施禮,恭恭敬敬的張嘴就叫“侯爺”

孫權嚇了一跳,忙做了個噤聲的動作,壓低聲音道“莫要聲張”

店主呆了呆,立馬明白,這是吳侯微服出行,便也壓低了聲音道“侯爺怎麼到小店來了”

孫權不答,隻疑惑的問說“你何曾見過孤?”

“侯爺您貴人多忘事。前年,侯府采辦新茶,是小人親自送到府上,當時,恰好碰到侯爺。侯爺還對小的說,送來的茶不錯。”

孫權這才模模糊糊的想起確有此事,便笑著說“隨便逛逛,不要聲張”

“是”店主瞥了一樣孫權身邊的周瑜,道“這位貴人是?”

“家兄”

“哦,哦~~”店主連聲稱是,心裏卻納悶。聽說這孫權隻有一位大哥,便是那早已故去的討逆將軍孫策,何曾又來了一位兄長。他心裏化渾,嘴上卻不敢多問,隻笑著說“兩位樓上雅座請。”

周瑜打量著這茶樓,上下通氣的兩層,樓下散座,已熙熙攘攘坐滿了茶客,靠裏是一個不大的舞台,靠左邊是一排樓梯,直通二樓。

聽店主說話,他收回目光,笑著說“不必了,揀一處僻靜的坐坐就好。”

店主見側頭看孫權,見他並不反對,便笑著說,“好嘞,二位跟我來”說著恭敬的親自在前麵領路,上到二層。

這二層比樓下人少些,店主將他們帶到斜裏間,靠窗的位置坐下,又噓噓的寒暄了兩句,便親自下去備茶。

一會兒的功夫,店主親自端著茶盤過來。茶盤裏是兩隻精巧玲瓏的碧玉,一旁放著茶葉罐子。

孫權見他沒帶過斟好的茶,有些吃驚“這是為何?”

店主忙解釋道:“侯爺不知,這茶要隨沏,隨喝才最得滋味。”

“哦”孫權周瑜二人了然的點點頭。

店主道“這是今年洞庭山上第一茬碧螺春,今年時氣不好,隻得半斤,今日孝敬侯爺和這位先生。”說著,掀開茶館捏了一小撮,放到茶杯裏,這時,一個小二已提著剛煎沸的壺上來。

老板接過茶壺,向杯中各傾約半盞沸水,幹燥的茶葉立刻傳出細碎的噝噝聲,等杯中茶葉漸漸舒張開,他才又一點一點地兌水,待水滿後,老板停下手,此時,滿堂醇香撲鼻而來。

周瑜脫口讚道“果然“嚇煞人香”。”

那老板眼睛一亮,驚喜的問:“這位先生也懂茶?“

周瑜笑著搖頭“我不懂,隻是從書上偶然看到,初得碧螺春的采茶人將茶放於杯中,立時,異香四起,采茶者大驚“嚇煞人香”,因此得名,後來某位皇帝覺的此名不雅,才改叫碧螺春。”

老板擊掌笑道“沒錯,正是這個典故”

孫權看他們說的熱鬧,便湊趣過去細看,隻見茶水碧綠清澈,杯中茶葉猶如雪片紛飛,賞心悅目,更兼清香襲人,忍不住端起來要喝。

老板見了,忙止住道“侯爺且慢,這茶要溫著喝最好,方才是王者香,現在才是隱者香,您聞聞,看是不同”

孫權這又屏息細聞,果然與方才不同。方才香得又烈又醇,這會兒已是幽香,清冽。

周瑜一直在一旁頗有興致的看他烹茶,論茶,這時笑說:“這喝茶也有大學問。難為你盡心。”

老板這時才說“若說這飲茶的學問,可多了,就說這泡茶的水,就分了幾等。第一等水,為露水,第二等是雪水,至於雨水就差了,水是愈輕,色味愈佳。現在沒有露水,雪水,隻有湊合用早前困的雨水。”

說著,他捧起那茶盅看了看,這才說“可以了,請兩位爺品品看。”

孫權周瑜端起茶盅,抿了一口,果然清香爽口,滿齒留香。

孫權不禁讚道“孤也算盡品天下名茶,未想到今日才得真味。”說罷,又對那老板道“明日你隨孤去府裏,教教那些下人怎麼烹茶”

老板點頭稱是,周瑜張嘴,也要說些什麼,忽然,一陣喧鬧鼓噪聲從樓下傳上來。

孫權周瑜麵麵相覷,正在奇怪,老板忙笑著解釋說“這是說書匠人來了。這說書人是遠近聞名的鐵嘴,書說得好,小人花重金才請的他來我這裏說書。”

孫權覺得好奇,探頭向樓下望,隻見原來空蕩蕩的台上,已經站著一位穿著藍布長衫的老者。這老人六十多歲年紀,白發蒼蒼,皺紋對壘的一張臉,顯得衰老瘦弱。

孫權暗暗狐疑,這就是有名的說書人?看著沒精打采的樣子,怎麼能口綻蓮花?

正想著,樓下亂哄哄的人堆裏有人起哄說“徐老爺子,您怎麼才來。你上回書把我們掉在那當口,您就不管了,您知道,我幾宿沒睡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