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段(1 / 2)

想當日赤壁,曹軍雖折兵損將,自己合嚐不是死傷無數子弟。所謂傳奇,不過後人的茶餘飯後談資而已。

他正想著,忽然,窗外傳來一陣吵鬧聲,喧鬧聲中伴著嗚嗚咽咽的哭聲,和嗩呐哀曲聲。

聽到聲音,樓裏的茶客都擠出去看熱鬧,孫權和周瑜也探頭向外張望,隻見樓下擁過一群人來,全身掛孝,打著靈幡,抬著棺材。前頭打幡上麵寫著豆大的幾個字“別部司馬李”。

看到這個孫權想起來,前幾日,別部司馬李毅家人來報說“李毅突然病卒”。原來今日是他發喪的日子。他心裏正盤算著,聽到身邊店主低聲歎息說 “這李將軍死的可夠冤的。”

孫權聽他說冤,轉身問道“你聽到什麼?”

店主這才覺得自己失了口,可又無法挽回,隻得支支吾吾的說:“要說這李將軍也是咱江東有名的大將,立了不少功勞。可他出身草莽,現在兒子大了,偏偏要聘江東有名的大戶虞家女兒為媳。三次上門求聘都被虞家拒絕,最後這次,李大人親自上門,結果,被虞老爺當麵說“我家千金,豈能嫁草寇為妻”,李將軍聽後當時就厥了過去,一來二去,不知怎麼就死了。”

聽到這些,孫權的眉頭皺緊了,忽的轉過身,大聲說“我們走。”說完,也不等周瑜,轉身就走。

店主不知自己說錯了什麼話,嚇得跟在後麵連連作揖。

周瑜衝店主笑著安慰,說“莫慌,不管你的事,好生伺候客人吧”說完追著孫權背影去了。

前麵的孫權開始一路急行,後又漸漸慢下來,最後,停在一旁等著後麵的周瑜,見周瑜跟了上了,他也不說話,又在前麵走,隻是步子慢了。周瑜也不說話,隻靜靜陪著他走,一路徐行,不覺走到江邊。

孫權望著碧波浩渺的江水,好久,呼出一口長氣,低聲喚著“公瑾”他的聲音裏有種近似懇求的憂鬱

周瑜與他並肩立著,也望著江水出神,聽他叫自己,低聲“嗯”了一聲

“這士族如此囂張,可如何是好?”說完,一臉祈求之色望著周瑜。

聽到這裏,周瑜眯細著眼睛,好像被水光刺痛了別過頭。他轉過身,靜靜的看著眼前的孫權,此時的孫權好像又回到當初孫策剛剛故去是的樣子,彷徨無助,帶著一絲倔強的無奈。

周瑜突然覺得心中一陣疼痛憐惜。他緩緩伸出一隻手,扶著麵前人的肩,一瞬不瞬,慢慢的,一個字一個字,堅定不移的說“有我在。”

宴飲 最新更新:2011-04-03 14:16:37

七月初七正是孫權幼妹,孫仁的十七歲壽誕。這孫小妹是孫堅後妻所生,自小聰明伶俐,女生男性,喜好武藝,隨身帶利器,手下侍女皆帶刀具,常以與人擊劍為樂,加上容姿甚美,深得孫策兄弟幾人喜愛。

周瑜對這女孩,也與別人不同。他自家沒有姐妹,小妹又是他從小看大,所以,對這孫家幼女,到比她親哥哥還要寵愛幾分。往年小妹生生辰,哪怕再忙,他也要準備禮物著人送到侯府。今年,難得他人在吳郡,所以,早早就著人采辦壽禮,打算晚上壽宴時親自帶到府上。

他手裏把玩著一柄短刀,這把刀,鎏金刀鞘,刀柄處鑲嵌著一顆紅色寶石,非常華美,抽出刀身,隻覺寒氣逼人,一看便知是把吹毛利刃的寶刀。

周瑜輕輕撫著刀身,心裏想著,給她這個物件,小妹定然是喜歡的,隻是孫權怕要大皺眉頭了。

孫權與孫策不同,他不喜孫小妹舞刀弄劍,總說“女兒家該學學針線刺繡,總是這麼瘋野,以後如何找婆家。”周瑜偶爾聽到,也隻是笑笑。

“大人。門外有位年輕公子求見。”下人來報

“年輕公子?”周瑜暗暗奇怪。他這次回來閉門謝客,再說他何嚐認識什麼年輕公子。

心裏想著,嘴上說“請進來吧”

不一會兒,家人領著一個青袍軟帶的少年,翩翩進門來。這人身量不高,穿著儒士服下的身體顯得有些瘦弱,進門後一直垂著頭,看不清他容貌,

印象裏,周瑜從未見過這樣的人,於是奇怪的問“這位兄台,找瑜何事?”

那人隻低著頭不語,周瑜更是納悶,提高聲量,又問“這位兄台找瑜何事?”

那人依然不語,周瑜有些惱,哪裏來的頑劣之徒敢來這裏戲耍,再問時,聲音裏已帶著嚴厲“何人這般無禮?”

突然,一串銀鈴般的笑聲從那人嘴裏發出來,周瑜吃了一驚,那少年猛抬起頭,一張秀麗的臉蛋露出了。杏眼,朱唇,眉似遠山,麵如撲粉,好一個俊俏的姑娘。

“小妹是你,胡鬧什麼”周瑜指著那扮作少年的人啞然失笑,原來,她便是孫權的那位幼妹。

“我哪裏胡鬧,早就要來,哥哥不許。”女孩有些委屈的抱怨著

“你整天想著往外跑,你二哥也為你好。”

“我哪裏會亂跑,知道公瑾哥受傷,我恨不得馬上來看,都怪二哥說什麼不要打擾你休息。”說著嘟著一張紅豔豔的嘴唇有些幽怨的看著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