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段(2 / 2)

三人皆認為此事大大的不可照辦,若是照辦必定遺禍無窮。當下裏做了決斷——把妃子偷挪出辛者庫(發配賤人的地方),報個暴死,再找個地方暗養了。一個不損陰德;二也防著太子玩“兔死狗烹”的手段;三還可以順道糊了他的嘴,暫占個好處。

說做就做,各人分頭行事。

這邊胤禛辦差,接連和太子齟齬,語不多時就傳進了八阿哥胤禩的廉親王府。胤禩胤禟胤鋨胤禵四兄弟又齊刷刷的聚攏一起,打前度拘了老八老九老十一次後,兄弟稍稍安分了一點,但過不多久,八王府前又是車水馬龍的熱鬧。派頭雖不及前頭舉薦時那般的壯大,也是遠遠勝過了雍王府的門可羅雀。

$$思$$兔$$在$$線$$閱$$讀$$

“八哥,你看老四他是什麼打算?”

“他早遲也得離開太子身邊的。他若不走,遲早被端掉。嘿——不是咱們端,就是他主子自己端!我看他這個陰損刻薄的主兒,有這天也是早晚的事情!”

八王府深處的大書房裏,老九老十一邊吃著果兒,一邊議論著老四的嘴巴官司。

廉親王胤禩端過一杯茶,細細的吹著,沉默無語。他斜眼瞟了瞟站在門口逗鳥兒的老十四胤禵,見那個人也是一聲不吭,於是嘴角一挑,翹了二郎腿,搖了搖杭州貢扇,開口了:

“我說十四弟啊,你怎麼看?”

胤禵雖與胤禛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因為種種緣故,從小並不親近,反而是和老八一幫人走的近。要說“八爺黨”,他也算是個角兒,但他並不象老九老十那樣明目張膽,性子雖然豪爽明朗,但心中也是沉穩的緊。胤禩對這個弟弟其實是最為器重的,無論人品學識皆在眾人之上,確是將相之材。

胤禩對東宮垂涎已久,已是公開的秘密。他在人前氣度從容,和善大方,有求必應,人稱“八賢王”。靠這不二法門才籠絡得了大票的門人。自結了一股朝中無人能敵的龐大勢力。放眼望去,太子自複位以後愈發的不堪入目,剛愎自用。眾人私下議論都覺著再次廢東宮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那東宮位缺由誰來替補,這才是大家關心的問題。

現在活動著的共有太子、老三、老四、老八、老九、老十、老十三、老十四八個阿哥。太子被廢掉,老四、老十三就失了依靠,老九老十老十四眼下是跟著自己,老三一貫是以文取長。要說到主東宮的話,老九老十估計皇上也不會中意,老十三不是那個材料,老十四經驗不足,沒怎麼辦過事,老四刻薄名聲太重,獨夫一個,老三又太文氣,少了點魄力。德行呢?實話說老四老十四都有這能耐,隻是前者樹敵過多,胸無大誌,後者又羽翼未豐,飛不出去。。

——眼下,就自己了?

暗自得意著。

胤禵聽著八哥的話,回頭一笑:“這還怎麼著,全看八哥了唄!”

他笑的溫文爾雅,容貌雖酷似胤禛,卻少了那份冷漠,多了親切爽快。

他不是不知道八哥他們在想什麼,他也懶得去管,要說怎麼走進了這“八爺黨”也說不出什麼名堂來。隻知道,不知不覺,就進去了。

冷笑一聲。

恨意油然而生。

扶老八的事情,他也有插手,但是他心裏自有更深沉的打算。這層心思除了他自己,倒也沒有看的出來。

胤祥,我的東西,我會自己拿回來的。

四哥,要怪,就怪你自己,怪你的十三弟吧!

一堂人,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四哥,上次說到刑部檔案的事兒……嗬嗬,你要不要幹他一場?”

相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胤祥喜滋滋的啃著西瓜,斜靠在走廊的欄杆上,“噗噗”的吐著瓜籽兒,吃的是滿臉的西瓜汁兒。

看見他的一臉饞相,胤禛忍住笑,從侍女手上接過毛巾,遞給弟弟。

“別餓癆鬼似的,說的是大清皇帝的金枝玉葉連塊西瓜都沒吃過的樣子。”

“嘿嘿……咳咳!”想是嗆進瓜籽兒了,憋的臉都紅了。

“你看看……唉……”歎氣,捶背。

自從那次以後,兩人間好像有了默契,誰也不提那個晚上發生的事。哥哥仍是哥哥,弟弟仍是弟弟,一樣的親密,一樣的玩鬧,一樣的辦公,一樣的議事。隻是偶爾相視的,眼底會滑過一線難以察覺的牽絆。

這樣最好不過。

胤禛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