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大家也就見麵打個招呼,對於餘寧霞的早出晚歸,人家也沒有多嘴問,是個簡單樸實的人家。
看到餘寧霞一下子拿出這麼多新鮮的蔬菜,老大爺一家早就感動壞了,哪裏還會嫌棄她不請自來?
“閨女啊,你自己一個人在外麵,不容易啊,這些東西你還是拿回去吧,今個兒你就是不來,你大娘也想去叫你呢,可千萬別這麼客氣,咱們家就這麼點人,人多了過節才熱鬧,一直都沒顧上和你好好嘮嘮,快坐下!”
餘寧霞在趙家人的熱情招呼下坐了下來,“大爺這是說哪裏的話,這拿來的東西哪裏有說拿走的道理,今個兒過節,應該吃的好一點,我不請自來,已經不好意思了,所以您千萬別跟我客氣,這樣,這些蔬菜我拿到廚房,給你們做幾個好菜,添個彩頭可好?”
趙家人哪裏肯讓客人去做飯,可餘寧霞畢竟是女人,留下來和兩個大老爺們坐在一起,也的確有些不像樣,索性就和趙奶奶和她媳婦進了廚房。
這趙家父子倆是木匠,趙家又是一脈單傳,趙家婆媳性子也都好,所以他們家的氛圍非常好,再加上家裏負擔小,條件也是村子裏數得著的。
餘寧霞來的時候,她們倆剛剛開始做,菜和肉早就準備好了,就差下鍋炒了。
餘寧霞看竟然還有餃子餡,不由詫異的看了她們一眼:“趙奶奶,你們是內地人啊?”
據她了解,這裏也算悒區,大家雖然也過節,也有悒式餃子,可像趙家這樣儼然當主食的人家,還是不多的,下意識的就問出了口。
趙奶奶和藹的看著她,“早就說看你這閨女麵善,原來是因為咱們都是內地人的緣故?哈哈,我們是東北的,父輩來到這裏,我們也就理所應當的留在這裏安家了,沒想到這一待,就是幾十年,丫頭你是哪裏人士?”
餘寧霞:“奶奶,我是京城的,咱們離得不算遠。”
“那你一個女人家的,怎麼千裏迢迢的跑到悒區了?”
“哦,我和我夫君本來是來這裏辦事的,結果他有事先走了,把我留在了悒區,想著讓我過了春天再走,可我不適應這裏的環境,索性就打算自己走,這不,走到這裏,累了,想休息一陣子再走。”
“你是一個人來悒區的?”老太太不淡定了,這丫頭本事啊!
餘寧霞哪裏敢說自己是一個人走出來的,“這不能,哪能呢,有不少人送我呢,嘿嘿,我自己可摸不清楚,悒區實在是太大了,天又冷,太不好走了。對了,奶奶,咱們都做什麼啊,我的手藝還不錯的,”
餘寧霞覺得這樣聊下去,飯點兒隻怕就過了,連忙打住話匣子,將注意力轉移到了今晚的飯菜上。
果真,一聽說餘寧霞有兩下子,趙家婆媳就開始和她交流經驗,這麼一翻交流下來,竟然整出了十幾道的菜,二百個餃子,豐盛的饒是餘寧霞看到,也止不住的落口水。
而趙家父子,看到擺到桌案上的飯菜,也一個個的瞪大了眼睛,“這,這麼多?”
餘寧霞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這手藝一旦施展開了,就有些收不住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