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前因為宋愈的事情,跟母親生了嫌隙。那時她不理解,甚至怨恨母親,覺得母親不通人情,千方百計不擇手段,想要毀了女兒的幸福……

那時她真是恨極了母親。有時惱得狠了,也曾恨恨地想,她沒有母親就好了……

如今親眼看到了母親的辛苦,她心裏難免生出了愧疚之情。縱然她還是固執地認為母親當初的做法是錯的,但是不可否認,她對母親的恨意消散了不少。

她是母親懷胎十月生下來的。沒有母親,就沒有她。也許母親是做錯了,但她可以試著去原諒母親,原諒那個給了她血脈支撐的女人。

祖父去世了,她和姐姐不到十四歲,婚事都沒有真正定下。等出了孝,再相看,再一點一點定,恐怕會有些遲了……

周一柱知道,母親在和舅母商量,想讓姐姐和表哥的親事先私下定下來,等將來出了孝就挑明。

姐姐周一弦思慕薑家表哥多年,這一點,周一柱也是知道的。她真羨慕姐姐,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婚事順心。可她呢?

周一柱猜測,母親對她可能也是一樣的心思。但她怎麽會同意呢?她心裏可隻有宋公子啊!

小宋探花遭奸人陷害,被皇上趕到了江南。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他人在江南,想必涇陽侯不會隨意裏為他定下了親事。而她又要為祖父守孝。

她想,也許這是天意,是個機會,是讓她可以名正言順地等小宋探花歸來……

——至於那日在馬車裏,宋愈親口對她說的話,被她刻意不去記起。

周一柱告訴自己,小宋探花是被周暄所迷惑,假以時日,他肯定會發現,誰才是真心對他好的人。

試想,假如一個男人,知道了在自己落魄時,有一個姑娘對他不離不棄,一心盼他歸來,他又怎會不動心?

況且,那姑娘容貌家世性情可以說無一不佳……

所以,母親的好意,周一柱隻能拒絕了。

她想絕對不做第二個薑氏,她要自己把握幸福!

三月初,元敏郡主陳蕓的及笄禮異常盛大。王妃主持,皇帝賜字,又有太後賜婚,熱鬧非常。

陳蕓的婚事是太後精挑細選的,又有長公主再三挑選,反複比較。

陳蕓的未婚夫婿性情容貌家世都是一等一的,堪與陳蕓為配。

周暄雖然未能親至,卻還是親自修書一封,並附上自己挑選的禮物。

轉眼到了三月二十八,周暄的十五歲生辰。因為還在孝中,就沒有操辦。隻一家人簡單吃個飯。

楊氏親自給女兒煮了麵後,看著女兒吃下,又給女兒簪了發。

一切簡單得不能再簡單。

對一個姑娘而言,及笄無疑是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時刻。雖說今次情況特殊,但楊氏對女兒仍有愧疚,承諾女兒,日後一定補上。

周暄卻不以為意:“不是什麽大事。我知道爹娘對我好,就行了……”

她對這些還真的不是很在乎。她有爹娘疼愛,有兄長朋友關心,很幸福啊。

連高氏都特意給了她一副鐲子,出嫁了的陳苑,訂婚了的陳蕓也都使人送了祝福。

她有什麽不開心的?

楊氏還悄悄告訴她說,給她綰發的簪子,是路征日前送來的,求了楊氏,今日才派上用場。

這不是什麽大事,可周暄心裏覺得暖暖的。這份暖意再見到路征本人後,更是縈繞著胸腔,久久不能散去。

路征贈予她一本遊記,以及一個漂亮的同心環。

周暄想,她大概已經接受了並且期待著將來嫁給路征的那一日。

他們倆幼年相識,久別重逢,又自然而然地產生感情,及至皇帝賜婚……

可以說,每一步都不算艱辛。

若是日後也能這般順心就好了。

第89章 再生嫌隙

然而,事實證明,她想的太美好了。

她生辰當日,先是涇陽侯府的繼夫人林樾蓉遣人送來一些禮物,說是送給周暄的及笄禮,言辭懇切。

周暄不欲與其有太多糾纏,本想著人退回去。但楊氏卻阻止了她,隻讓她再回一份不菲的回禮就是了。

——對方送禮理由正當,又是她及笄當日。無緣無故退回去,並不是最佳做法。

周暄聽從了母親的建議,收下禮物,道了謝,又回了厚禮。

本以為就這樣了,豈料又兩日,周府下人來報,說是收到江南運過來的箱子。

對方指明了是要送給周暄的,生辰賀禮。

周暘夫婦已經從江南歸來,周家在江南無別的親戚。會有誰惦記著她的生辰?

多問了一句,對方回答說是宋愈送來的。

周暄的眉毛當即皺了起來。她以為宋愈人去了江南,就不會跟她有交集。他怎麽偏偏還送了禮過來?

她不想要他那點祝福,也不想要他的禮!

周暄這回也不打算再妥協了,命人退回。

送禮的人表示為難,不肯照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