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顛覆神雕(19)(2 / 2)

明熙別了兩個徒弟,轉了方向往襄陽而去,不到十天,已經來到襄陽境內,卻並未進城,而是在城郊尋了處宅子買下,之後就住了進去,一邊練著武功一邊等候徒弟們到來。

半個月後,清溪和韓崢趕到,向明熙稟報二人終南山之行,韓崢說:“我跟師兄押著李莫愁師徒到了終南山,還是靠李莫愁指路,才找到活死人墓,見到一個婆婆,說是男子不許入內,我們看那婆婆不像壞人,就將來意說了,那婆婆說要進去請示,李莫愁的師父才出來相見,非但沒有怪我們廢了李莫愁的武功,反而謝我們將她送回去,還說要將她關在古墓裏永遠不許出去,為她做的事贖罪,我看她人雖然冷了些,但心腸不壞,應該不會再縱容李莫愁為惡,就將李莫愁師徒交給了她,師兄說李莫愁的師父受了內傷,我看她們老的老小的小,怪可憐的,就將師父贈的藥送了她一瓶,希望能對她們有所幫助,沒有經過師父允許,就擅自將師父的藥送人,還請師父勿怪。”

明熙擺擺手表示並不在意,讓他們下去休息,第二天明熙試過兩個徒弟的武功,果然有所長進,按照黃藥師告訴她的標準,兩人已經可以躋身一流高手行列,證明兩人這小一年時間裏沒有懈怠,明熙滿意的誇獎幾句,清溪尚且不覺如何,韓崢卻喜形於色。

用過午飯後,師徒三人坐下敘話,清溪問:“師父說有事情要我們去辦,不知道是什麼事?”

明熙於是拉著他們走到後院,指著院中推著的作物說:“這是我尋找到的高產作物,分別是紅薯和玉米,紅薯的畝產可達千斤,玉米一畝也能收七八百斤,比小麥的水稻的產量高些,而且不像水稻小麥那麼挑地,貧瘠幹旱些的土地也能種植,你們講這些紅薯玉米送去給孟珙孟將軍,”說著掏出一本冊子,遞給清溪,繼續道,“這是紅薯和玉米的種植方法,一並呈給孟將軍。”

民以食為天,聽聞紅薯和玉米的高產,饒是韓崢對民生經濟一竅不通,都覺得眼前一亮,清溪卻懂得多些,飽含深意的看明熙一眼,問:“這些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若是獻給陛下,高官厚祿不在話下,說不定還能流芳千古,為何要白白送給孟將軍?”

明熙說:“沒興趣,隻要能實實在在的幫到人,誰得了名聲都無所謂,不過如果你對做官感興趣的話,可以那這些去做敲門磚。”

清溪臉色一沉,怒道:“師父高風亮節,難道我這做徒兒的就是貪圖功名富貴之人不成?您也未免太小瞧我了!”

明熙卻說:“誰說為官的都是貪圖功名富貴?如今大宋是個什麼處境,長著眼睛的都能看得出來,蒙古已經滅了西夏和西遼,對金國虎視眈眈,一旦金國被滅,接下來就是大宋,眼看大亂將至,覆巢之下蔫有完卵,你們若是能在朝堂上發光發熱,為國為民做些實事,我隻有欣慰敬佩的,怎麼能說是小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