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段(1 / 3)

留戀如此亂世。汨羅曾經重新燃起他對人世的依戀,可是星火輕易被撲滅,年輕人走後空蕩的小屋把詩人逼向比從前更寒冷的邊緣。

生離死別。人世無常,何苦留連?

投江前,屈原來到了汨羅江畔。他覺得該見汨羅最後一麵,就算無法向汨羅交代遺言,也要傳話讓他知道自己的決心。他不願汨羅回到倆人曾同住的小屋,然後才發現早已人去樓空。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想,他也不清楚。也或許……他在期待見到汨羅後能改變什麼?

這天剛好是端午,汨羅江水反射正午的豔陽,閃著粼粼波光。江畔祭水神的儀式正開場,裝飾華美的龍船停泊在碼頭旁,巫師在祭壇上舞著,兩旁鼓樂和諧。屈原無法在盛裝的巫師群中認出汨羅,詢問四周圍觀路人卻得到“沒聽過這個人”的答案。當然,無論如何向江上呼喚,年輕漁夫也都沒有搖著扁舟出現。

“那麼,如果有一天遇到那個人,請告訴他屈平對不起他,枉費了他苦口婆心。”

最後,屈原隻能這樣向路人交代,然後離開了祭神會場。

失落而寂寥,又尋故友不著,連祭典的管弦在詩人耳中都像悲樂。即使不悲。也讓人意冷。國之將亡,人民隻能把希望寄托在祭神拜鬼上,這怎能讓人不心如死灰?如果神能經由巫師聽取人們的祈願,誰會來傳達忠臣義子的死諫?

那一泓碧綠的潭水,可是映照著青天?

“屈大夫投江了!”

消息如同號哭般傳開時,祭典正進行到最縞潮。祭典的主角江神降臨在主祭巫師的身上,對眾人傳達著旨意。噩耗打斷了回音嫋嫋的神語,整個祭典會場突然混亂了起來,細碎的消息如風聲般傳開。不少人群丟下祭典往江邊跑,更多的人開始哭泣和咒罵。

“安靜!”

荒亂中,主祭巫師一聲怒喝鎮住了人群,隨手抄起台上祭品、旌旗拔空飛起。在驚呼聲中巫師停在江心,淩空飄浮著。

“汨羅江水聽令!”巫師似乎在包肉竹葉上寫了些什麼,“即刻止流!”

隨著包著竹葉的祭肉落水,奇跡似的情形發生了。原本滔滔不絕西流的汨羅江水,突然像凍結了般凝住,宛如一片厚冰。

接著巫師抓起一把糯米,猛力灑往江中。他大喝:“蝦兵蟹將!速尋此人!”

語音方落,整條汨羅江都吵雜了起來,仿佛有無數的生物在竄動、交談。岸上人們不由地捂起耳朵,巫師卻毫不在意,心有所悟地往江岸某側筆直飛去。

“勒令!破水!”

如同意圖刺殺水中猛獸一般,巫師手持黃旗直插水中。人們屏息了,靜止的江水竟以旗竿為中心分開,瞬間出現一個空洞。而旗子懸空直立在原本河麵的位置,巫師在破水瞬間失去所有精力般落下,隻能緊抓住旗子以免跌死。

原本豔陽高照的五月天突然湧起密密雲層,轟隆雷聲劈開了天空。明明還是正午,突然天色就有如傍晚般陰暗,並在瞬間下起了滂沱大雨。

過了不久,終於都找到避雨處的人們在驚駭中發現江水又合攏了,並且開始流動。一切水相恢複平靜,隻有那旗竿豎立水麵上,勉強讓大巫師不致溺斃。幾艘比較大膽的龍船搖槳向前,撈起了巫師和旗竿。而巫師得救的那一瞬間,是痛哭的。

“大人、大人,您還好吧?”槳手這樣問著。

“我很好。”主祭巫師抹去臉上的雨和淚,“不是我在哭,是汨羅江在哭。”

如果這時的人能潛水,他們就會看到江底發生的悲劇。一尾白龍正緩緩下潛,以江底某物為中心盤旋而下。江底沉著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詩人,一顆大石用粗繩綁在他的腰際,讓冰冷屍身無法上浮。黑暗的江底,屈原的衣袍和白發隨波搖曳,宛如迎風擺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