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段(1 / 3)

懂,不過就是過個節嘛……幹嘛講究這麼多活動?

鵲橋

七月七日·七夕

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稱乞巧節。因為傳說中織女的手藝極巧,能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為使自己能擁有織女一般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的傳統習俗。

據說牛郎是個貧苦的少年,儉樸勤奮,以替人放牛維生。他的父親留下一頭老牛給他,卻沒人知道這牛是天上的金牛星被貶下凡。一日老牛開口對牛郎說,東邊的山下有個湖,每天會有仙女下來洗澡,隻要藏起其中一件衣服,那個天女無法返回天上,就會留下來當他的妻子。

牛郎照辦了,留下的是年紀最小的織女,含羞答應了求婚。

織女嫁給牛郎後給他生了一對兒女,倆人過得非常幸福。可是好景不常,天帝發現負責織雲的織女私自下凡嫁給牛郎,派王母娘娘把織女抓回天上。此時老牛已死,牛郎披上老牛的皮,用扁擔挑起一雙兒女,飛也似的追上天。

王母娘娘看到牛郎追了上來,就拔下頭上的簪子,往地上一劃,劃出了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把牛郎遠遠隔開。牛郎見追不上妻子,和一雙兒女站在河邊大哭,哭聲驚動了天帝。天帝覺得倆個孩子很可憐,又感於牛郎的深情,就讓他們全家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於是每年到了七夕,就有無數的喜鵲飛上天玄,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一家人渡河相會。據說每年的七夕,人間的喜鵲就會變少,因為他們都飛上天去搭橋了。又說七夕當天晚上一定會下雨,這是牛郎、織女重逢後喜極而泣的淚水。

據說七夕夜下的雨別有涵義,是牛郎和織女重逢喜極而泣的眼淚。今夜心愛動物醫院門外又從傍晚起下了一個多小時的大雷雨,不算幹道但車流量也不小的路上車馬交錯。個個大小不一的金屬箱子濕嗒嗒的在兩線道柏油路上橫衝直撞,四處濺起髒兮兮的水花。

獸醫診所大門內,白靈坐在長長的後診椅上,專心一意的看著外頭。隔著落地窗,外麵的雨響車聲還是隱約可聞。白狐黑亮的鼻頭貼在透明玻璃上,沾濕了本應幹燥的落地窗內側;一雙尖尖的耳朵豎個筆直,晃也不晃地直指著窗外馬路上。

“在看什麼這麼專心?”

辛艾仁從櫃台後麵走出來,一手撫上白狐的頭頂。白靈兩隻尖耳朵往旁邊分了一下,又集中起來往前指,還是朝著外麵。

“那邊有隻鳥。”白靈說。

“哪裏?”

“路中間,分隔的黃線。”白靈哈出來的氣在玻璃上凝結成霧,他不耐煩的人立起來,腳搭在玻璃上往外看,“啊!笨蛋!不要往那裏跳!”

順著狐鼻指著的方向望,辛艾仁也看見了。車水馬龍的馬路中問,有一個小小黑黑的身影在路麵跳動。那體積不像貓狗,路旁兩側店家的光線下,可看出一隻小小的鳥兒在兩個方向的車流間嚇呆了。他試著想飛飛不起來,跳幾下,還差點被駛過的車輪輾到。

“我去救他。”

門上鈴鐺響起,辛艾仁推門走進雨中。年輕獸醫抓準了車流間斷的瞬間通過,一下就站到和那鳥兒一樣危險的路中央。

那是隻全身濕透的小鳥,看大小體型應該是麻雀,不知道是受傷還是純粹被打濕而飛不起來。辛艾仁在路中間跟鳥麵麵相覷,這才開始埋怨自己走出來時竟然忘了帶網子或什麼工具。雖說要撲上去製住一隻不能飛的鳥輕而易舉,但同時也很有可能會把他壓扁,或著讓他跳出去被車撞到,那還不如不抓。

“乖,不要怕。”

辛艾仁朝鳥走近,小鳥驚得往另一側飛跳,還好是沿著分隔線。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路中間不是可以久站的地方,要是來輛偏一點的公共汽車,或著來輛違規鑽縫隙的機車,在路中間的無論人或動物都逃不了。正常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緊張,而路旁等著的白靈在看到辛艾仁蹲下的時候,頸毛整片豎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