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段(1 / 2)

道:“怎麼可能?劉霸賢是如悔親手帶出來的,對如悔忠心耿耿,怎麼會對大虞不利?”

段暉見他不信,便從懷裏抽了封密信出來:“這是我今日在他帳中發現的,請陛下過目。”

蕭雲朔疑惑地看著段暉,然後低頭展開信讀起來,誰知剛一觸目,頓時如遭了晴天霹靂:原來這正是宇文克與劉霸賢往來的密信!信中說叫劉霸賢今夜設宴殺了蕭雲朔,然後趁機發動叛亂,自立為王。

蕭雲朔一時驚得不知如何是好,段暉便進言道:“西南守軍和諸番想必已經和劉霸賢串通一氣,恐怕便是陛下之命,他們也未必會聽。為今之計隻有請陛下放棄西南,速速帶五萬人馬撤回到大虞故境,到了荊州再向道濟、道渾兄弟下令調兵,再圖平定。”

蕭雲朔認為段暉說得有理,便趕忙去調了五萬人馬,然後抽了五千給段暉,請他設法拖延。

蕭雲朔帶了四萬五千人馬上路後,段暉又繞了一會兒,才回到營帳中。劉霸賢見他一人回來,便問他道:“陛下呢?”

段暉悠悠道:“我怎知陛下在哪裏?我又不想要他的性命!”

劉霸賢聞言臉色唰地一白,趕緊命人綁住段暉。卻見段暉立刻抽刀大喝一聲,門外待命的五千兵士一齊衝進來,將帳內侍衛壓製得一動不敢動。

“你……你竟敢壞我大事!”劉霸賢恨得一劍砍斷了桌子,隨後抬頭問道,“我哪裏待你不好了,你竟然如此對我?”

段暉哼哼一笑:“陛下又哪裏待將軍不好了?將軍竟然背叛陛下!”

劉霸賢恨得不行,卻又無奈,隻得放下寶劍,跪下雙膝,奉上雙手。段暉見他求饒了,便將刀插回腰內,拿了繩子去捆他,誰知手還沒碰到,突然被他一個反手擒住,待反應過來時,雪亮的劍已經橫在頸下,殷殷滴著血。

“你們都退下!”形勢逆轉,五千兵士也沒有辦法,隻好丟了武器,任帳外衝進來的士兵擒住。

劉霸賢叫人把段暉捆了,臉上笑得陰毒:“段將軍,你若告訴我蕭雲朔逃離的路線,我就饒了你,若不然……”說著就把劍指向他的耳朵,輕輕地摩攃著。

段暉向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呸!卑鄙小人!虧陛下還說你是公子一手帶起來的,說你對公子如何忠心……啊!”

劉霸賢一聽“公子”二字,表情一下變得猙獰,然後一劍劈了段暉的耳朵,力道之大竟使劍身深深地嵌入肩膀裏,拔也拔不出來。劉霸賢瞪著段暉惡狠狠地說:“我對公子忠心,幹嘛要對蕭雲朔忠心?他以為他是誰?跟我搶?跟我搶!跟我搶!!……”

一邊罵著,劉霸賢便雙手用力狠抽了段暉肩膀裏的劍出來,隨後也不顧噴了一身一臉的血,隻發瘋的野狗般一陣猛砍猛劈,待到他終於砍累了停下來喘氣,卻見段暉早已被砍成了一坨肉泥,一動不動了。

“將軍,怎麼辦?”旁邊人上來問道。

“不用擔心,蕭雲朔當年打西南的時候是我跟他來的,我知道他會走哪條路。”劉霸賢言罷陰險一笑,拿了旁邊人的衣服擦了擦劍上的血肉,收到鞘內。

“帶上十五萬人,跟我走。”

神秀十七年九月三日,天山南麓營地。楚如悔得知蕭雲朔帶了五萬人馬前往西南平定叛亂,當下便覺得不妙,趕緊寫信催他回來。誰知信沒發出半日,卻又見新報,說是劉霸賢帶兵叛亂,殺了段暉,陛下帶五萬人逃往荊州,狀況不明!

楚如悔一聽劉霸賢叛亂,先是一句話不說,隨後“哇”地吐了口血出來,當即沒了神智。眾人趕緊將他送到帳內休息,又去找大夫看病煎藥,可等眾人終於煎好藥回來時,卻見帳內早已空無一人,隻有一封信平展在桌上:

“……恐是高緯之之死傷了陛下命數。此劫愁怨太深,無人能解,陛下之死,恐怕就在近日……”

第七十三回

神秀十七年九月九日,蕭雲朔帶著殘餘將士退守落雲城已經三天了。

自從那日從劉霸賢那裏逃出來,他就一路帶兵向東北走,果然沿途的番邦早已歸了劉霸賢帳下,一見自己逃來便五萬十萬的派兵來襲,直逼得他一路敗逃,無法反擊。不過蕭雲朔到底是蕭雲朔,饒是這般,他卻還是一路堅持到了落雲城,隻是原先的四萬五千人到如今隻剩下一萬多人,而且這城中守備空虛,糧草絕少,即使再怎麼仔細調度,小心節約,也最多隻能夠支撐十天而已。

不過也是,若不是這城裏兵少糧空,以自己現在這副樣子恐怕也打不下來吧?

蕭雲朔一邊檢查城內各處的防守狀況,一邊思量著對策,不知不覺走到了城門之下。他停下腳步,眼睛慢慢地在上麵“落雲城”三個大字上細細打量。

“落雲城……落雲城……”蕭雲朔低聲自語道,“難道此城,是我蕭雲朔隕落之地?”

蕭雲朔說完這句話,沉默了一會兒,忽而又笑起自己來:“我怎麼突然變得這麼消沉?無憂子不是說我命中有大龍麼?逢凶化吉,遇難呈祥,與人相爭也一定是我勝。想來便是這落雲城又能怎樣?我總歸要先把天下打下來給他,然後再死。——不,不能死,我還要再和他一起回林間小築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