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徹底分裂之後,這也就間接性的加速了羅馬帝國的衰弱,但我們現在先不來看羅馬,而是地球上這個時期的其他國家。
首先是印度,因為羅馬帝國的分裂,印度受到的威脅也就相對減弱,再說了印度國家一直都是在持續內戰,主要就是我們之前所聊到的那些雅利安人對達羅毗茶人的壓榨,可以說和羅馬帝國裏的壓榨是同等概念,而這時期的印度帝國卻統一,當然也是經曆了無數年鮮血的洗禮才得到了這樣的結果,可不管我們認為這一過程到底死了多少人,有多少達羅毗茶人的痛苦與窒息般的絕望,總之印度目前就是統一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匈奴人,匈奴族其實是我們地球上這個時期中,中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也是很喜歡燒殺搶掠,因為他們是遊牧民族,所以不管是在製作衣服乃至日用品等等技術上,肯定是不如定居人們的技術高超。而匈奴人主要燒殺搶掠的對象是我們中國,這個時期我們中國是處於漢朝時代,其實匈奴世世代代都在搶奪我們中國的資源,而這個時期我們中國的漢朝是非常強大的,所以匈奴族被我們漢朝打得是元氣大傷,這看上去在短暫的時間裏,不會再對我們中國的漢朝再發起大規模進攻。
而且這個時期的匈奴更是分裂,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兩部分。南匈奴人因為我們中國漢朝太過強大,所以歸附了我們漢朝。而北匈奴則寧死不屈,卻在我們中國的打擊下,其實從公元九一年就開始西遷。
匈奴人來到中亞之後,在這裏停留了很多年,因為中亞地區也是常年戰火不斷,到處都是非常亂的。原本匈奴人看上去可以趁火打劫,可惜西遷的匈奴人實力不是很強,所以也就隻能組織起比較小規模的燒殺搶掠,就這樣還是生怕被別人將他們徹底屠滅。
所以匈奴人這就經過了很多年,然後恢複了一些元氣之後,這才闖入了歐洲,也開始了他們初步的征服步伐。
匈奴人開始了征服步伐之後,這就說明他們開始燒殺搶掠了,至此也可以說開始惹事了,所以首先看匈奴人不順眼的是阿蘭人。阿蘭人本身就是屬於歐洲的,不過他們也是一支遊牧民族,以前也是過著燒殺搶掠的生活,所以認為匈奴人是在搶他們的生意。至此阿蘭人在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建立了強大的王國之後,阿蘭王這就恢複好了元氣,然後傾盡全國的兵力,在頓河沿岸和匈奴人展開了大戰!但是這個時候的阿蘭人已經建立了王國,所以可以說是過上了比較安定的生活,也學習了其他帝國的戰爭技術,至此阿蘭人的戰車比較多。
雖然阿蘭人的戰車是非常多,也是非常精良的,可是阿蘭人的戰車靈活度肯定沒有純粹的騎兵靈活。純粹的騎兵就隻是一人一馬而已,比起戰車來,靈活度肯定很是厲害。而匈奴人基本全部是騎兵,甚至都沒有什麼步兵,再一個匈奴人都是騎馬彎弓射箭,所以這種情況就導致,匈奴人因為他們自身騎兵的靈活度,然後將阿蘭人殺得慘不忍睹!遍地都是死屍,我們也可以說又是血流成河的場景,戰場之上喊殺聲不斷,更是受傷的士兵們痛苦的喊叫聲也是不斷。最終阿蘭人還是沒有勝利,甚至阿蘭人的軍隊差點都被匈奴人徹底屠滅,這場戰鬥是以匈奴人的絕對靈活而勝出的。
但是戰爭過後,匈奴人並沒有停止他們的腳步,而是直接進入阿蘭王國大肆的燒殺搶掠,甚至是對年幼的小孩子都不放過,直接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然後也是糟蹋了阿蘭王國無數的女人,總之場景慘絕人寰!但這就是戰爭,也是最為真實的戰爭,我們人類自古以來的戰爭藝術都是這樣的,沒有第二種形式的戰爭。
所以阿蘭王國亡國,阿蘭國王也被匈奴人所殘忍的當場殺害。阿蘭國家的滅亡,這種事情馬上就在整個歐洲地域傳開,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震動。
即便就是這樣,匈奴人的鐵蹄也並沒有停止下來,畢竟現在的匈奴人從阿蘭王國中得到了很多資源,這也就更使他們信心倍增。所以在整個歐洲人還沒有來得及為滅亡的阿蘭王國哀悼時,歐洲就大難臨頭了。
因為這個時候匈奴人閃電般的開始攻擊阿蘭王國西麵的東哥特王國,東哥特王國的老國王赫曼立克,這就非常慌亂中急忙組織軍隊進行抵抗。匈奴人是身材比較矮小,但又結實粗壯,很是擅長於騎馬作戰,來去如風一般。匈奴人就是遠處射箭,然後近處了就用刀砍。再一個匈奴人以前在和我們中國作戰的時候,就學到了一種經驗,那就是打得過了就打,打不過了就趕緊逃跑,絕對不會戀戰!也正因為匈奴人當時太過戀戰,所以被我們中國殺得太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