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閔采爾也沒有停止他的繼續宣揚思想,他自己宣揚之後,他的信徒們也開始宣揚,故此他的信徒這就遍布了許多的城鎮。到了一五二四年,封建主和教會對農民們的奴役更加殘暴,因為這是最近這些年農民數量大量被屠殺,所以勞動的人就少了,而封建主和教會的人又希望他們一直持續著的窮奢極欲、荒淫無度的高質量生活不應該受到影響,至此這就對人口數量大大減少的平民們,要求得到和之前往年一樣多的糧食。這也就是變相的對這些平民們來說,痛苦更是加倍。
農民們又不敢反抗,因為反抗會被軍隊殺死,沒有人願意死,但是耕種勞動也是會一樣死掉。所以我們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目前德意誌地區的農民們到底是該有多麼絕望啊!這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些農民們完全不知道他們到底該怎麼辦了。
而有些農民們最終就將希望寄托在了閔采爾身上,他們知道他們根本再也無法承受這種絕望了,他們真的會死,因為每天都有農民們餓死,這並不是上帝和他們在開玩笑,這種死亡是那麼的真實可怕,這是真實非人般的奴役,他們太害怕了,但這又是合法的。
不過有些農民們找到了閔采爾之後,就告訴了閔采爾他們的真實想法,閔采爾經過了短暫的思考,覺得這些農民們其實需要一位領導者,於是農民們本來就已經到了窒息般的絕望之中,所以依舊將最後的希望寄托在了閔采爾身上,於是托馬斯?閔采爾開始領導他們,這一年土瓦本南部的農民們,立刻就拒絕了貴族們的奴役,集結在了一起,發動了規模極其大的起義!因為現在這些農民們可不是一個什麼鞋會,有著很多的領導什麼的,而現在的起義是閔采爾在領導著,更是閔采爾在農民中的威望非常高,也是目前唯一一位願意為他們農民說話的人,故此所有的農民都非常的愛戴閔采爾,然後這就不難想像,這次的大起義規模在如此有魅力的領導組織下,規模到底有多大了。
在閔采爾的帶領下,因為起義軍的規模實在是太過龐大,貴族們和教會那邊的軍隊根本在一時半會的情況下,就無法進行鎮壓,這絕對不是開玩笑的,這是真真正正的生與死的抉擇,而且農民起義軍這可是士氣無比高昂,他們相信著閔采爾,他們明白閔采爾就是他們此時心目中的唯一神靈。
起義軍衝進了封建主的莊園,占領與搗毀了寺院與城堡,強迫封建主交出糧食和土地!封建主和教會的人也不敢不交啊?因為不交就是立刻死亡,甚至他們自己的軍隊這個時候已經被起義軍殺光了,雖然他們自己的軍隊裝備精良,但是起義軍的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而且全部都是非常的有紀律有組織,這就是一支士氣大振的軍隊啊!至此封建主和教會的人,這就不得不交出土地,他們可不想死,他們怕死。
接著閔采爾為首的起義軍是以推翻封建製度為口號,提出了他們自己的綱領《書簡》。土瓦本目前剩下的貴族們現在可是對農民的起義極為恐慌,因為他們明白,這次的起義軍絕對和以往的那些年完全不同,他們是真的會被殺掉的,所以這些貴族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假意與民談判,暗地裏卻調集更大的軍隊,然後意圖再次鎮壓起義軍。
而非常聰明的閔采爾很快就知道他們上當了,所以立刻就拒絕了談判!這下子其實就是貴族們把事情玩大了,閔采爾一下子也是憤怒到了極限,故此閔采爾指揮著起義軍直接攻占城市,經過非常大規模的戰爭,戰場上到處都是屍體,一開始都是非常勇猛農民們的屍體,貴族和教會的軍隊們覺得農民還很好殺,因為農民們的兵器很落後!都是鋤頭什麼的,也就是他們自己的農具罷了。
但是閔采爾也指揮著起義軍,早就讓他們搶奪敵人的兵器,故此在過了一會兒之後,戰場之上的形勢就發生了很大的逆轉。貴族們和教會的軍隊竟然開始無法與起義軍抗衡,因為起義軍們的手中兵器越來越多,而且起義軍還是鬥誌昂揚 ,勇猛無比,所以最終貴族們和教會一起聯合起來調集的軍隊又被打敗了,這一會就不是起義軍的屍體多了,而更多的屍體就是貴族和教會軍隊們的屍體,總之整個場麵極度的血腥不堪,簡直就如地獄一般。
而且閔采爾還命令起義軍進行殺富濟貧,故此周邊的農民們都知道了這裏發生的起義,紛紛都來投靠,更是有些農奴們也來紛紛投靠!農奴可是奴隸哦!但是起義軍又不是看不起奴隸,所以這下子搞得?這個到底該怎麼說呢?一下子起義軍的軍隊猛增到了四萬多人,而且基本上大部分還有正規的兵器,所以說這就是一支戰鬥力非常強大的軍隊了,這哪裏像以前那樣小打小鬧啊?故此起義軍很快就席卷了土瓦本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