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八(1 / 2)

鞏固了政權之後,葉卡捷琳娜二世繼承了彼得大帝的衣缽,開始大舉對外擴張。她在一七六八年至一七七四年和一七八一年至一七九一年,兩次發動了對土耳其的戰爭,奪取了亞速海以及黑海沿岸地區,兼並了克裏米亞汗國,並取得了黑海至地中海的航行權。她還三次參加瓜分波蘭,為俄國取得第聶伯河以西的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等地。到了十八世紀末,俄國雖然在政治、經濟、文化上仍然大大落後於西方國家,可是由於廣大的幅員與強大的軍力,它卻已經躋身於歐洲的列強之列。

連續多年的對外戰爭,消耗了俄羅斯帝國大量的財力和物力,而這些負擔都是轉嫁到了農民們的身上,所以農民們過得簡直生不如死,還有一點,其實之前我們一直在說的一件事情,這個軍隊的士兵們也是農民,所以不管是打贏戰爭還是打輸戰爭,隻是農民們死與不好過,畢竟打贏了農民又得不到什麼好處,反而還是大量的死亡。而且我們之前也說了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政權就是建立在討好貴族們身上的,所以這個時期俄國裏的貴族們非常得窮凶極惡,貴族們簡直就像徹底化為了人間惡魔一樣在壓榨著農民,反正葉卡捷琳娜二世對此很是縱容。所以從以上的這些因素中我們就不難看出,這個時候俄羅斯的農民們真的是到了生不如死的地步,最終在一七七三年,這就釀成了整個俄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普加喬夫農民起義!葉卡捷琳娜二世利用起義軍缺乏統一指揮、各自為戰的弱點,用兩年時間就鎮壓了這次起義。

所謂的鎮壓這個我們就不用做更為詳細的解釋了吧?就是大量的屠殺農民唄,反正農民這種存在原本就是沒有任何人權的東西,至少在葉卡捷琳娜二世來看就是這樣的,這些農民都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一種工具罷了,現在工具不好好做工具,卻要進行造反?所以葉卡捷琳娜二世肯定是進行大規模的屠殺,然後剩下沒有被趕盡殺絕的工具們肯定就感到了害怕,所以也明白了他們的處境,至此這也就是所謂的鎮壓成功,其實這種事情在我們世界中的各個國家都是存在的,大家不要覺得這種事情很是稀罕,其實對於世界各個國家的高層而論,民從來都是一種工具,而現在有些人喜歡和高層談所謂的人權,其實在我看來的話,這簡直就是太奇怪了,太莫名其妙了,我是真的這麼感覺的。

最終我們總結一下葉卡捷琳娜二世,她無疑對人民們來說是個惡魔中的惡魔,但她也是俄國曆史上最野心勃勃的皇帝之一。她在四十八歲的時候有了第一個孫子,取名為亞曆山大,意思是希望他的孫子學習古代的亞曆山大大帝,使俄國成為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五十歲的時候有了第二個孫子,取名康斯坦丁,希望他成為君士坦丁堡的征服者。她甚至說:要是我能活到二百歲,那麼整個歐洲都是我的。

葉卡捷琳娜二世晚年的時候還念念不忘建立俄國的世界霸權,企圖建立一個包括六個都城,彼得堡、莫斯科、柏林、維也納、君士坦丁堡、阿斯特拉罕,如此規模的俄羅斯帝國,而且要侵入波斯、中國和印度。可是她的野心未能實現,一七九六年十一月六日,她因為中風去世,享年六十七歲。

我們聊到這裏,之前也聊了很多的國王乃至國家的情況,但是接下來我準備稍微聊一下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俄國在位之時,這對整個俄國農民們造成的滔天災難,總之正像我們之前有一小段說得那樣,其實民從來就不具備任何意義上的人權,民對於高層來說就是一群工具而已,而且高層還希望這些工具永遠隻是埋頭幹活,永遠永遠都不要亂說話,也不能產生造反的心理,所以高層一般都是將這些追求所謂人生意義的工具們,進行大規模的屠殺,至此在我們今天的現代,很多工具們竟然還找出了所謂人生的美麗意義?其實在我看來的話,這些工具絕對是腦縮水了,除了腦縮水就以外還要進行解釋的話,那絕對就是精神分裂,因為這些工具可憐到都沒有明確定位他自己到底是個什麼。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話,工具們還是可以找到幸福的,因為無知才是最大的幸福!

好了,之上的話題我們就結束,然後看看葉卡捷琳娜二世對俄羅斯帝國農民們造成巨大災難的情況,我們就稍微詳細的了解一下:

這起災難之前我們也稍微談到了一些,就是所謂的普加喬起義,具體一點是,十八世紀的中後期,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俄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日漸形成,專橫的農奴封建體製由昔日的彼得盛世開始衰落。也就是說之前彼得一世在位的時候,是愛著民的,他為民考慮了很多事情,也在一直解放民,將民當成了他的孩子一樣來對待。但是我們中國古代也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得,魚乃我之欲也!熊亦我之欲也!惜之不能兼得,故而取熊!其實這句話是我編造的,原話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真的想不起來了,大概意思就是,魚翅與熊掌不能同時擁有,所以就選了熊掌來吃的一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