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英國明白他們自己目前的境況,可是已經沒有了退路,因為這種滅亡不止是英國的平民們會大量死亡,或者被拉去當成奴隸,這種情況的後果是,他們英國的高層也沒有啥好果子吃,搞不好也會被其他國家的人殺掉。
所以英國將戰略的重心轉移到了南方,先是征服了佐治亞洲,又是逼降了查爾斯頓的美軍,隨後就攻占了南卡羅萊納。一七八零年的十二月,華盛頓任命洛林為南部美軍的總司令。洛林將部隊分散開來,展開的是遊擊戰。到了一七八一年的一月十七日,在考彭斯殲滅英軍一千一百多人。三月十五日,在吉爾福又重創了英軍。同時法國的艦隊在海上與英軍周旋,這也就大大的牽製了英軍的陸上攻勢。
我們從這裏不難看出,英國目前可不是在和一個國家打仗,或者幹脆說他們不是在和殖民地的美國在打仗,英國簡直是在和數個國家打仗,這樣的話兵力肯定不能集中,必須是分散開,但是一分散開肯定就是攻擊力大大減弱,再一個就是英國這個時候的軍事力量還未緩過神,在這多種的因素之下,英國肯定是節節敗退。但這件事情我們卻不能說這是別的國家惡意為之,這件事情說起來也就是因為海上貿易,乃至殖民地大量資源的事情導致的,其實其他國家也想吃這些肥肉,不過之前英國不是用他們強大的軍事力量打了人家國家嗎?比如英國和法國的戰爭,乃至和荷蘭的戰爭等等,這不都是為了這幾塊肥肉的問題嗎?
所以到了四月份,美軍在法、西、荷等國家海上戰艦的配合下,開始對英國進行大規模反攻!畢竟現在的美國又不是他們一家人在打英國,這麼多國家出動兵力在援助他們,他們還怕什麼呢?所以這一下子就導致英軍退守至海岸線。
八月份的時候英軍統帥康沃利斯將南部的主力集中在了弗吉尼亞半島上的約克敦,這是為了以便和紐約的駐軍相互策應。而華盛頓率領了美法聯軍共計大約有一萬六千多人,從水陸各方包圍了約克敦,切斷了英軍與紐約駐軍的聯係。十月九日聯軍就發起了總攻,分別是從左右兩個方向向約克敦發炮。而火炮的巨大吼聲一直持續了大約十八九個小時,接著英軍逐漸支撐不住。而到了十六日,試圖從海上逃跑的英軍們又因暴風雨吹散了船隻無法撤離。所以到了十七日,完全失去反攻能力的英軍隻好投降。
一七八三年的十一月三日,美英就簽訂了和約,英國承認了美國的獨立。至此美國的獨立戰爭也宣告結束。
其實美國的獨立戰爭直接性質是打碎了英國殖民的統治,實現了美國的獨立,掀起了美洲殖民地人民謀求獨立革命的浪潮,也就是開創了資產階級革命的一個新紀元。
其實我們所了解的這個時代還有一位比較厲害的人物,我相信幾乎我們整個世界的人都知道此人的存在,這個人是誰呢?其實就是拿破侖?波拿巴。本來我是想直接推進我們人類的曆史進程,直到工業革命的,因為很多因素這本書馬上就要結束,但對於這種大人物,我還是決定和大家一起聊聊,就當這本書結束前的一個小章節。
我們到底該從什麼樣的角度來了解拿破侖這個人呢?不如就從故事開始吧:
拿破侖在一次與敵軍的作戰時,遭遇到了非常頑強的抵抗,隊伍也是損失極為慘重,形勢此刻是非常的危險。拿破侖他自己也是因為一時的不慎掉入了泥潭,被弄得滿身的泥巴,狼狽不堪。
可此時的拿破侖很是樂觀,他的內心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也都要打贏這場戰鬥。所以隻聽拿破侖他大吼一聲:衝啊!!!!他手下的士兵們看到他這幅滑稽的模樣,忍不住都是哈哈大笑了起來,但同時也是被拿破侖樂觀的自信所鼓舞。一時間戰士們就是群情激昂,奮勇爭先,終於取得了戰鬥的最後勝利。
這其實就是我們目前廣泛流傳的拿破侖的故事。但是從這個故事中我們也就不難看出拿破侖永不言敗的精神,或許也正是這種精神鼓舞著拿破侖他創造出了一個非比尋常的精彩人生吧?接著我們就來仔細了解了解拿破侖此人:
在卡羅的八個子女中,老二拿破侖總是顯得與眾不同。他並不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身材非常矮小、體格也很是瘦弱、外表看上去也是非常的笨拙,甚至大家都認為他一開口就讓人覺得他有些蠢。但是他的權威卻是令孩子們折服,連他的哥哥也是對他俯首帖耳。一七七九年,拿破侖進入布倫納軍校學習,這是一所貴族的學校,所以說這個地方都是貴族們家的孩子在念書,而由於拿破侖他是來自鄉下,所以他經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與鄙視。畢竟這個現象其實在我們目前的文明時代裏,也是同樣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就是看不起沒錢人家的孩子,就會對其進行各種嘲笑與鄙視,甚至有時候還會動手欺負,這種情況太普遍了,雖然這是道德上的問題,但畢竟我們人類還是沒有更好的修正孩子們的這種道德觀念,可這完全是因為上行下效的因素造成,因為我們大人們也是這樣的,而且這種情況在我們大人身上那發揮得才叫一個淋漓盡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