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段(1 / 1)

兩個阿姨哭著勸了半天後,也隻換來外婆的這麼一番話。阿姨們無奈之下,輪流著一個攙扶住外婆、另一個去替外婆跟人討錢磕頭;就這麼的磕完了最後十六戶人家,湊滿了測卦人說的“乞百戶”要求。

“乞百戶,以代千家同養;討銀錢,穿墜浮命長拽。”

一句簡單的生養保全批示,外婆卻走破了腳底跪破了膝蓋磕破了額頭。

堅持又走回城裏後,外婆去了銀匠鋪,拿出自家的一塊老銀錠、加上討來的百家錢財,讓銀匠給融了打出一個銀墜子。外婆叫它,百家墜。

墜,鄉音裏是同拽的意⑩

“我跟你一起看啊。”丟下書本,跑回自己房裏拿來字典解義相關東西,阿勒嘟轆轆的上了雷雷的床,捧著自己的《論語》在一邊認真看起來了。

就是從那晚開始吧,阿勒喜歡上了跟雷雷夜裏一起看書的感覺。她們這幫兄妹們,二十歲以下的不過隻有六個。小孩子獨自學習是很無趣的事,難得逮著一個學習很好、又才隻大五歲的人,阿勒幾乎都快賴上了雷雷。

而雷雷,也是打那開始,一改以前跟阿勒不親的態度,總是會私下裏給阿勒講解很多阿姨們沒有講到的詳細知識,帶她去玩自己從來沒接觸過的玩意兒,在小哥哥欺負她時幫著自己還擊回去。

這樣雖然沒有父母疼、可有其他更多的人寵,還有喜歡的姐姐陪著教導的幼時生活,是彌漫了簡單快樂、再難求得的日子。

人之所以能快樂,在於自己沒有太多的欲求、且能滿足於自己的所得。

成年後的阿勒,一直懷念並喜歡的,便是那樣的日子那時的情境。

自卑顯

“你不過是寄住在燕家的江姓外人,寄生蟲而已,憑什麼我們要讓你?”

“對,隻是個你媽媽都不要的累贅,你又在這裝的什麼驕傲?”

“真有本事以後你別來我們家啊,把該我們的還我們!”

……

這些直白的指責,發生在阿勒五歲那年的早春。小哥哥領了哥姐們家的四個小輩、趁家裏長輩都外出有事時,對她發起的責難。

小孩子的憤怒不滿來的簡單又直白。盡管隻是純粹的不公心理,也夠把阿勒轟的頭暈目眩了。可是她再小,也有別人不能觸碰的逆鱗。

“我媽媽沒有不要我!倒是你,你爸爸還不要你了呢!不然你怎麼也跟著你媽姓燕啦!”

抓起手邊的書本對著三姐家的燕恂就砸了過去。氣紅了眼的阿勒看著跟她同歲的燕恂被砸中後“嗚哇”的立馬哭開了,還是不解氣,順手又抓了本書砸過去。

“她敢打燕恂!一起上,打她!”在燕恂更厲害的哭聲裏、二姐家的燕恪領著其他兩個孩子衝上來圍著阿勒就扭打了起來。

待小哥哥把他們拉開時,阿勒已是滿身掛彩、鼻血流滿了衣服的前襟。

“樂樂,我給你止血啊。”小哥哥伸過手來想拉她時,讓阿勒一把甩開了。

“不要你們姓燕的來假好心!我討厭你們!”丟下這句話後,轉回自己的房間背上小包就跑出二姨家了。

晚上二姨跟三姐找到爸爸家時,兩個伯伯打開阿勒家的門找了一圈,然後去到堂屋裏跟她們說:“確實沒看見她回來,家裏你們也看到了,沒有啊。不一直在你們那邊呆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