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6、辭兵洲 2(1 / 2)

0036、辭兵洲(2)

吳世琮等人渡過了江,給了老船家該給的錢。可是,老船家卻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

“老伯,你怎麼認識我?”

“看來,你真的是少將軍啊。”

老船家得到吳世琮肯定的回答,一下跪到了龍威將軍吳世琮的麵前:

“少將軍,想不到我還能在這裏見到你啊。”

說著,跪著無聲地哭了起來。

少將軍,是前些年還在雲南時,吳世琮等一批年輕將官的稱號。那時,所有軍營裏的士兵都管他們叫少將軍,再加上,在這群少年將軍中,吳世琮是最突出的,而又是平西王的子侄輩,就更是受人尊重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老伯,你快快起來說說。”

說著,吳世琮伸出雙手,把老船家扶了起來。

老船家爬起來,擦幹了自己的老淚,慢慢對吳世琮說:

“少將軍有所不知,我們其實不是什麼當地老百姓,我們就是前幾年平西王經過此地時留下來的老兵,我叫朱繼。”

“啊?朱繼?留下來的老兵?”

原來,幾年前,吳三桂雲南起兵,一路經由貴州打到湖南。

當打到這裏在的時候,其實已經是從雲南起兵一年多了,將領、兵士們早已經從一開始的滿懷豪情到現在的情緒低落。再加上,糧草、衣物等長期供應不上。

就在這條江邊,平西王吳三桂想著這一切,也對前途產生了迷茫。

那時,剛好是冬天,他們住在江心的‘江心洲’上。冷冷的河風吹過來,更增添了幾分行軍路上的惆悵與淒涼。

平西五吳三桂看著身邊幾個一直跟隨他,從山海關一起打過來的老兵,心裏不免有了幾絲同情和憐憫。

他突然想到,他們和自己一起,差不多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可是,老了身軀、白了頭發,卻還在跟著他東征西戰。他們的‘前途’在哪?他們真的會‘埋骨他鄉’嗎?

要不,放一些老弱病殘的士兵回家吧!

一方麵,可以讓他們在‘走’之前,能回到家鄉。另一方麵,現在糧草、衣物嚴重不足,辭退一些老兵,也是減少軍費開支和精良部隊的一個好措施。

當天晚上,就在這個島上,吳三桂把所有的老兵都招集起來,聲情並慕地給他們說了一番話,勸他們從此遠離兵戈、回到家鄉安享晚年,並給每個願意回去的人發放了盤纏。

所有的老兵感激涕零,深深感到這一輩子跟著平西王幹沒有錯,哪怕是起兵造反。

第二天,平西王吳三桂就起兵開發廣西、湖南,把好大一批老兵都留在了這個島上。

為了感激平西王的知遇之恩,老兵們就把這個荒島起名叫‘辭兵洲’,他們在島上足足逗留了好幾天都舍不得離去。

這就是今天早上,吳世琮等在江邊看到那塊嶄新的‘辭兵洲’石碑的原因。

可是,一陣激情和懷念過後,有的老兵拿著平西王給的盤纏回去了。而好大一部分,這一輩子都跟著平西王東南西北地打仗了。現在,連家在哪裏、家裏還有沒有人都不知道。

他們又怎麼能‘回去’。

又能回到哪裏。

再加上,這些老兵,大多數都是跟隨吳三桂林山海關過來的。現在,北方是滿清,而吳三桂雖然是滿清的平西王,就是平西王打開的山海關放清兵入關的。

可是,現在卻又起兵反清了。

像他們這種‘叛軍’的部下,能從這裏走回北方的老家嗎?也許還沒等他們走出一半,就會被清兵全部追殺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