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後。
京城西郊的一處荒涼地,兩間低矮的茅草屋,升起了一柳稀疏的炊煙。茅屋前,兩顆已經枯老的大樹,隻剩下幾個枝丫,而就在最上麵的一個枝丫上,有一個破敗的鳥窩。
也許是因為寒冷,也許是因為接近日落,站在枝頭上的烏鴉,不停地一聲聲叫著。是饑餓、是恐慌,還是對夜的淒涼。
遠處,灰蒙蒙的一片山,山邊也有幾顆參差不齊的樹,剩餘的就是一片片衰敗的枯草。
烏鴉叫過一陣,就躲進了老樹上的窩裏,準備著熬過這饑餓而又寒冷的漫漫長夜。
遠處,三個黑影慢慢地朝著兩間茅屋走來。
來到門口,東張西望地朝四周看了一眼,然後,輕輕地敲響了茅屋的門。
一遍,沒有反應;
再敲了一遍,還是沒有反應。
第三遍……
可是,茅屋上那管炊煙,還在不緊不慢地飄著。
三個人又敲了一次柴門,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三人遲疑了一會,從茅屋邊退了出來,站到那棵枯樹下,前後左右在張望著。過了好一會兒,其中一人又走了過去,站在柴門外,久久沒有退回來。
天,越來越黑,黑得差不多看不清人影。
這時,遠遠地看到從屋裏射出一絲微弱的亮光。門,終於打開了一條縫,亮光就是從門縫裏射出來的。
站在門外的人影,向後邊的兩個人打了聲招呼,三人便一同走進了茅屋裏。
開門的,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等三人都進了茅屋,他轉著腦袋又朝周圍看了一遍,確信周圍沒有任何動靜後,才關上了柴門。
屋裏,透過那扇細小的‘窗’,映出一點點亮光。
這三人,就是經過近十個月有長途跋涉,艱難地從黔地那座叫‘鳳山’的地方,輾轉來到京城的吳世琮、吳畏、吳懼三人。
這十個月,他們輾轉千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他們的身份,還有他們目前的處境。
就在他們離開那座山後不久,清軍已經全線進入黔地。不過,聽說,幾個月後,皇孫吳世璠還是在國師郭壯圖的陪同下來到了黔省的首府貴陽,並在此稱帝,成了大周朝的第二任皇帝。
不過,沒幾個月,就被清軍打回了雲南。
正因為這樣,清軍對於大周朝的圍剿和追殺也更加瘋狂。他們幾乎每到一座城或者一處與大周交戰過的地方,對那些是或者不是大周兵士的男人,都毫不留情地一一剿殺。特別是針對大周朝群臣或者軍隊曾經住過的地方,更是被殺得雞犬不寧。他們說的是,‘對反賊的斬草除根,以防後患’。
這種情況下,吳世琮等人,從黔地經過所有的清軍占領地來到京城,可想而知,得有多少困難。
一路上,三人躲躲閃閃,輾轉迂回,費盡千辛萬苦來到京城。
京城,吳世琮很小的時候,好像曾經生活在這裏;可是,是真正生活在這裏,還是夢裏曾經來過,就連他自己都不太清楚。而吳畏吳懼兩人,京城,對於他倆根本就是一個傳說。
雖然說,獨據一方的平西王在雲南建立的平西王府,高大繁華,可比京城的紫禁城。可是,那也隻是傳說,或者是別有用心的人的一種誇張。今天,親自看到了紫禁城,才知道天下有多大。和紫禁城比起來,雲南、平西王府又算得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