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2、五台山 2(1 / 2)

0152、五台山(2)

吳世琮三人,既然已經把自己‘撒謊’成了販馬的商人,那就一直以這個身份裝下去了。

三位曾經戰場廝殺的將軍,對於戰馬,總能說出個一二來。這倒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三人在五台山上待了下來。

三百多處寺廟,也夠三人轉過好幾天的。當然,他們轉,有他們自己的目的,不把這裏的每一個寺廟每一條道路都摸清楚,怎麼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現在成了‘馬販子’,對於三人的馬倒是也有了合理的放養地方。三人比其他信徒都出手大方,寺裏專門為三人提供了一個圈馬的場地。至於三人一直還在山上待著,這也不奇怪。這個時候,基本就不是販馬的最好季節。

最好的季節應該是在秋後,水草充足,馬也膘肥體壯,那才是最好的販馬季節。不過,春季也有少量的販馬。但是,那也要等到清明過後,天氣漸漸曖起來後。

或許這三人,就是要等到那個時間才到北方去販馬。而現在,隻是提前出來休閑,觀光遊覽,才上了五台山。所以,三人在五台山上待了十多天,並沒有人懷疑三人有其他的意圖。

也由於三人出手闊綽,倒是有好些寺廟裏把他們當成了座上賓。

熟悉了山上的情況,三人暗暗在謀劃著將要發生的事。

五台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也是北方最接近京城的佛教聖地。曆朝曆代,凡是把京都建在北京的,皇帝的祭祀活動基本都選擇在五台山進行。所以,皇帝登臨五台山,其實並不奇怪。

可是,康熙皇帝登臨五台山,這還是第一次。到底康熙登臨五台山的原意是什麼,所有人都不知道。不過,這與吳世琮三人的計劃沒太大的關係。不管他來幹什麼,隻要來了就行。

眼看著小太監南方給三人提供的日子就要到了。他們的‘計劃’要怎麼進行,具體的位置又在哪裏進行,進行得順利與否,又該怎麼打算;如果不順利……

不,這裏沒有如果,也沒有失敗。這一次,他們一定要成功,否則,則成仁。

按照原來登臨五台山祭祀的皇上的一般規律。皇上展開祭祀的地方,無非兩個。一個就是三人剛來時到過的顯通寺,也就是五台山上最大的青廟。那是漢人祭祀和做法場的最好去處。而另一個,就是最大的黃教寺院——菩薩頂。那是藏蒙佛教在五台山上最大的道場。

康熙,其實並不是一個虔誠的佛教信徒,雖然在很久以前他剛剛即位時,也隨同孝莊太後一起,到過很多的寺廟,也參拜過很多佛像。可是,現在的康熙皇帝,突然宣布要登五台山,這還真有些讓人費解。

他上山的真正目的,就是來拜佛的嗎?

傳說,康熙皇帝的父親,即順治皇帝,特別喜歡自己的一個妃子——董鄂妃。可是,兩人沒有相處多久,董鄂妃就因病去世。深愛著妃子的順治皇帝從此萬念俱灰。曾有到五台山出家的想法。沒過多久,順治帝也一命歸西。但是,也有人說,順治帝並沒有死,而是把皇位讓給了自己的兒子康熙,而他自己早已經削發為僧,到五台山做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