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大家再找找。”
隨著康熙一起來看大臣武將們,跟著這裏的士兵百姓等分頭在附近的河灘及河床裏尋找著。
終於,一個時辰後,幾個人在下遊一裏左右的一堆泥砂裏,發現了已經被埋了半截身子的、已經昏迷過去的副道台大人。
原來,昨天,副道台和士兵、百姓等堵住了最後一個決口,連續幾天的奮戰,早已經精疲力竭。可是,突然旁邊的一處,又被洪水衝垮了,一個決口眼看著就要形成。
眼看著堵好的一切又將前功盡棄。副道台一聲令下,疲憊的士兵百姓又投入到戰鬥中。
黑夜裏,誰也不認識誰,誰也看不見誰,隻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就是——堵住、堵住!
副道台和大其他人一樣,努力地在決口處忙著,他身前,一堆剛剛扶好的泥沙,突然被洪水衝塌下來,正好壓在了副道台的身上。他來不及叫喊,就被連同泥沙一起卷走了。
疲累加緊張,讓他一點力氣都沒有,他剛要張嘴,一股泥沙就朝著他嘴裏灌了進去,他叫不出來,也動彈不了。
又一個泥浪,他倒下了。隨著泥沙被衝走了。
等他再一次醒來,天還沒亮,他不知自己在什麼地方。挪動身子,隻感覺到下半身完全動不了。他半個身子仍然被埋地泥沙裏。他掙紮了好幾下都無濟於事。最後,他又在泥沙裏‘睡’了過去。
等他醒來,也就是康熙皇帝派出的人找到了他的身邊。
幾個人七手八腳地把他從泥汙裏撥出來,他才從昏迷中醒來。這事報到康熙皇帝耳裏,康熙皇帝趕了過來。任何人都不知道,站在他麵前的就是大清康熙皇帝,隻知道,這可能是從京城派來的大官,是來檢查黃河水患的。
把副道台抬回衙門,弄了好一陣子才把他弄醒,並慢慢地清醒了過來。
原來,這位年輕的副道台,剛剛來到這裏不久。其實,他與現任道台之間並不和睦,而且處處受到道台的打壓和排擠。
這一段時間,黃河決堤水患,他就被道台派到了黃河岸邊。從那時起,他就沒有回過衙門。至於,道台大人在幹什麼,那不是他關心的事。
從他來到這裏,衙門裏的一些事,他也聽說過一些,特別是謊報災情,克扣救災糧款等的事,在他看來都有點觸目驚心。可是,他不敢說,更不敢反對。他隻能默默地做好自己該做的一切。
清醒過後的副道台,說出了這裏所有的一切。
前幾年的黃河小災難,被地方說成大災,所劃撥下來的錢糧等,最後用在修堤、救災救濟上的,不到朝廷劃撥糧款的三分之一。其他的,都進了道台等的腰包。所以,也才出現了康熙皇帝看到黃河河堤的豆腐渣工程,也才形成了今年更大的黃河水患,也才造成了現在不可估量的損失,和百姓的流離失所、到處逃荒流浪。
經查,包括本府道台等一批貪腐、挪用及偷工減料工程建設者,都得到應有的懲罰。
最後,治理黃河水患的責任,就落到了這次默默奉獻在治理黃河水患第一線的副道台身上,他被提升為本府的道台。
處理好了這一切,康熙皇帝默默地走了。
直到走後,都沒人知道,這就是大清的康熙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