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老道士的遺言 2(2 / 2)

可事在人為。縱然天命難違,但家仇必報。

將軍,湖南已失,廣西亦沒,雲南舊都,已物是人非。滿清眾目睽睽,一隻屬於大周的蚊子尚且不能放過,何況人乎。

故將軍若要起事,必選黔地;若選黔地,必為此山。

此山突兀,視野廣袤,遠觀東南三千界,近看西北八百州,七十二峰,峰峰重疊,清水迂回。

東有黔東第一關,河水湍急,山勢險峻,若再輔以建築工事,必能拒敵於雄雄關外。

此處,南與廣西相連,也曾是將軍得民心、鑄我大周軍魂之地。將軍一呼,應者必至。更有龍勝雄關,進可攻退可守,可與廣西連為一體,亦可以龍勝為界,據守要塞,讓想進之敵也無從越過此關。將軍不正因為此關險要,才得以從廣西出逃進入黔地嗎。後雖有清兵跟隨而至,終懼於黔地地勢複雜險峻而讓將軍得脫。

此北去千裏,有巍巍武夷,縱觀曆史,曾不止一次阻止我族與苗裔蚩尤後人以此山為屏,多次血戰,竟然占不到半點便宜。若能據為我用,同樣可與滿清抗衡於此山脈左右。更有當時大明邊城,也即是我大明抵禦苗民反抗的南長城,至今猶存;稍作修整,亦是一道銅牆鐵壁,可抵千萬兵馬。

滾滾清江(繞過黔地東南大部的清水江)之水,從此繞南而行,西起苗嶺,迂回西南,東出黔關,亦可成為此南方又一屏障。

現南方漢人百姓,逼於滿清淫威,更有滿清對我大周餘部的仇殺追捕,由此而起,濫殺無辜,早已激起民憤。

滿清入主中原,民心未定,卻仇殺無辜,此天助我等起事。

將軍若亦有此心,乃我大周之幸。不知將軍亦有此意?

將軍若起事,老臣雖已九泉,亦會佑我大周子民,浴血北上,驅除滿清,還我大漢河山。

將軍若無此心,老臣亦能理解,我等也會在陰朝地府向我大周昭武皇帝及大周諸臣眾將帥說明,天意難違,勿怨將軍。

修得此山,以佛為念,永守我山上昭武亡靈,保一方平安,亦是一種修為。

而此時,滿清對我大周餘部風聲仍緊,將軍若有此心,黔、滇、桂地廣招舊部,三年五載,風聲過後,必將給滿清重重一擊,報我大周血仇;雖不能直搗京師,坐北朝南,亦可割據一方,長我大周誌氣,保我漢民,滅滿清之氣焰。

此唯老臣臨別遺言,跪祈將軍念我大周君臣浴血經年,慘遭潰敗,家人生死,無處可埋。

縱有逃脫者,亦人心惶惶,朝飯暮無;今日躺下,亦不知明朝屍首何處——

…………

看完此信,吳世琮早已是淚流滿麵,喉中嚶嚶難受。站立於左右一同看信的吳畏吳懼,亦是雙眼模糊,手心有汗。

“將軍……”

“將軍休悲……”

龍威將軍吳世琮何嚐沒有此想法,萬裏奔波,曆盡千險,隻是當時一個唯一信念。

可此時,麵對茫茫群山、空寥大地;滿清追殺,鶴涙四起,草木皆兵。

他又拿什麼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