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段(1 / 3)

氏劍,天下利器也。”

大劍:

古代劍名。《五代史。史弘肇傳》:“周太祖出鎮魏州,弘肇議帶樞密以行,蘇逢吉場鄰以為不可,弘肇恨之,明日會飲竇貞固第,弘肇曰:‘安朝庭定禍亂,直須長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

大梁氏劍:

南北朝時期梁武帝蕭衍命陶弘景所造神劍13口,稱大梁氏劍。《劍記》:“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劍十三口,以象閏月。”又引《水經注》:“梁國多沼,時池中出神劍,至令其民像而作之,號大梁氏劍。”

隋刃:

亦名浪劍。劍身用毒藥煉鑄,傷人即死。《新唐書。南詔傳》:“隋刃,鑄時以毒藥並冶,取迎曜如星者,凡十年用成,淬以馬血,以金犀飾鐔首,傷人即死。浪人所鑄故亦名浪劍。”(注:浪人,指行蹤不定之人)。

浪人劍:

古代名劍。為浪人(行蹤無定者)所鑄。《會要》:“貞觀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詔獻鋒槊、浪人劍。”亦名“浪劍”。

玉柄龍:

古代名劍。《事物異名錄。武器。劍》:“汾陽王(郭子儀)誕日,裨將以父所寶玉柄龍奉之。”

青龍劍:

唐代名劍。唐。殷成式《酉陽雜俎》:“唐開元中,河西騎將宋青春每陣,常運劍大呼,……吐蕃曰:‘嚐見青龍突陣而來,兵刃所及,若叩銅鐵,謂為神助將軍也。”

疥癆賓:

古代劍名。《唐書。顧彥輝傳》:“養子瑤,尤親信,彥輝以所佩劍號疥癆賓佩之。”

青霜:

古代名劍。此劍之劍光青凜若霜雪,故名。唐。王勃《騰王閣序》:“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鴉九劍:

唐代鑄劍師張鴉九所造之劍。唐。白居易《鴉九劍》詩:“歐治子死千年後,精靈暗授張鴉九,鴉九鑄劍吳山中,天與日時神借功。”

靈寶劍:

古代名劍。宋。沈括《夢溪筆談》:“錢塘聞人紹,一劍削十大釘皆截,劍無纖跡;用力屈之如鉤,縱之鏗鏘有聲,複直如弦。古之所謂靈寶劍也。”

裴旻劍:

古代利劍。宋。文同:“交柯揮電裴旻劍,亂蔓漓張曉笑。”

鞘劍:

古代劍名。《元史。何實傳》:“實來歸,大將木華黎與論兵事,奇變百出。遂引見太祖,獻軍民之數帝大悅,賜鞘劍。命從木華黎選棄前鋒。”

破山劍:

古代劍。《珊瑚鉤詩話》:“有農夫耕地得劍,磨洗適市,值賈胡售以百千,未可,至百萬,約來日取之。夜歸語妻子,此何異而價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劍指之,立碎。詰旦,胡人載鏹呈,則歎叱曰:劍光已盡,不複買。農夫苦問之。曰:是破山劍,唯一可用,吾欲持之破寶山耳。”

青蛇:

古代劍名。《萬花穀》載:“龜文、龍藻、白虹、青蛇……皆劍名也。”

火精:

古代名劍。《杜陽雜編》:“火精劍,建中二年大林國所貢。雲其國有山,方數百裏,出神鐵。其山有癉毒,不可輕為采取。若中國之君有道,神鐵則自流煉之為劍,必多靈異。其劍之光如電,切金如泥。以朽磨之,則生煙焰;以金石擊之,則火光流起。唐德宗時,上將幸奉天,自攜火精劍出內殿,研檻上鐵狻猊,應手而碎,乃乘輿夜,待從皆見上仗數尺光明,即劍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