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幸福而無邪的夢卻欺騙了我,我在床上找她不著。唉,我在半醒半睡的迷糊狀態中伸出手去四處摸索,摸著摸首終於完全清醒了,兩股熱淚就從緊迫的心中迸出,我麵對著黑暗的未來,絕望地痛哭。
他(夏散舟)夢見“姊姊”被黑手黨要挾,生命瀕危;他夢見臥底冒死報信喋血,殞於非命;他夢見自己手刃惡賊二人,投案伏法;他夢見臨終的表白被報複的眼淚扯碎,兩情永隔於冥府之溪。“姊姊”終於閉眼,他亦孤魂漂泊……不,不過是夢!
顯著不同的夢境方式,正是病理的區別所在。人格障礙內因積累與生存環境外因刺激都是造成病變的基本原因。
CCMD-3關於偏執人格的鑒別標準規定為:1.廣泛猜疑,常將他人無意的、非惡意的甚至友好的行為誤解為敵意或歧視,或無足夠根據,懷疑會被人利用或傷害,因此過分警惕與防衛。2。將周圍事物解釋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陰謀”,並可成為超價觀念。3。易產生病態嫉妒。4。過分自負,若有挫折或失敗則歸咎於人,總認為自己正確。5。好嫉恨別人,對他人過錯不能寬容。6。脫離實際地好爭辯與敵對,固執地追求個人不夠合理的“權利”或利益。7。忽視或不相信與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觀證據。因而很難以說理或事實來改變患者的想法。
維特、夏散舟二者的病理共性是:極度固執、敏[gǎn]警覺,對侮辱和傷害耿耿於懷;多疑、狹隘、嫉妒;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同時又很自卑;對挫折和失敗過分敏[gǎn],如受到質疑則出現爭論,詭辯;經常處於戒備和緊張狀態之中,尋找多疑偏見的根據,對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動作歪曲而采取敵意和藐視,容易發生病理性嫉妒。
維特、夏散舟二者的病理差異是:維特因為過早地希望解脫,所以發展為偏執狂。夏散舟陰謀遭到被破壞導致恐懼,徹底地外現為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作為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而言,偏執型精神分裂症的閱讀對象要比偏執狂的閱讀對象受眾麵還要狹窄太多。但是,它們無一例外地為偏執症人格形象及性格在文字以外大量留出了計劃內的攻擊(含自戕)的可能性,故意規定或者暗示了讀者不同程度的想象區間界限。兩位作家在作品與現實中生存態度的截然相反,又進一步說明了這種程度差異的根源,也由此得證。以這種程度差異反觀創作史上其它類似的作家或作品,從徐渭、魯迅到尼采、陀⊙
晚上,宋強家的電話不知怎麼搞老是占線,我沒好氣地把手機砸在沙發上,怎麼尋思怎麼不放心。我打開大衣櫃,小心翼翼地撿好紙包,捧出那對精巧絕倫的曼生壺1複又好生端詳了一整遍。將這兩個**鎖定之後,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再次強迫症似地瞎編了許多的胡思亂想,想到後來竟也就這麼荒唐地睡了去。
夜半,我夢魘了,是被一具血淋淋的福建男商的骷髏嚇醒的。
我慌忙坐起身來打開了寢室裏所有的燈,不敢再睡,生怕那魔障再來騷擾。
我獨自呆坐在寫字台前望那鬼睒眼的夜空,屋內全部的擺設仿佛都已經被藏滿了凶神惡煞,我突然疑心自己今夜一定會在它們的威逼之下答應從此自願地懷著僥幸心理活完下半輩子。
無辜的曼生壺們依然被關在同樣無辜的大衣櫃裏,它們對於自己正在遭遇黑暗與罪惡永遠保持緘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