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段(2 / 3)

脅迫百官:2.狐假虎威

宦官們費盡心機討好皇帝,為的就是借皇帝的寵信作威作福,所以一旦有了皇帝撐腰,宦官們也就膽大起來。他們可以乘一時之興,對朝臣傲慢無禮,欺淩擺布,肆無忌憚,耍盡威風,過盡從奴才到主子的癮頭,這便是宦官對付大臣的又一招——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對待朝官大臣是宦官們慣用的手法,比如唐元和五年的一個春日,大宦官仇士良被憲宗任為監軍,在去平盧、鳳翔就任途中,投宿陝西華陰境內的敷水驛,為了顯示自己身份不凡,耍皇帝特使的威風,他執意要求在他之前已住進高檔上廳客房的監察禦史元稹把上廳讓給自己。當時元稹年輕氣盛,堅持不讓。仇士良便指揮爪牙隨從對元稹大打出手。結果仇士良強占了上廳,逼得元稹連夜趕路,直奔京城。他回到京城向憲宗狀告仇士良,誰知憲宗不僅沒責罰仇士良,反而搶白元稹一頓,並在元稹政務中找些莫須有的過失,下詔貶元稹為江陵士曹。為此朝中輿論嘩然,翰林學士李降替元稹抱不平無效。白居易也直言上諫說:“中使淩辱朝中名士,不過問中使反而先貶元稹,恐怕今後中使外出會更加殘暴豪橫,再也無人敢說話了。”然而憲宗對此一概置之不理,仇士良靠狐假虎威大大占了一次上風。

明代宦官狐假虎威的事就更多了。如汪直,靠如實奏報覃力朋之事換得憲宗的寵信後,就開始原形畢露、作威作福了。汪直首先用冒功錦衣百戶韋瑛為心腹,大興獄案,先後害死建寧衛指揮使楊曄,殺掉閣臣楊榮曾孫楊泰,降職兵部主事楊士偉。之後他越發恣意橫行,每次外出,隨從甚眾,公卿百官遇上他都得早早讓路回避。有一次兵部尚書項忠閃避稍遲,當場被汪直羞辱謾罵一頓。但汪直卻並不因此就做罷幹休,後來又找了個名目誣諂項忠,甚至後來還牽連到項忠的兒子項經。

明中葉的劉瑾欺辱朝臣也是如此。他靠仇氏投其所好之術,討得武宗喜歡,當上了明代24衙中權力最大的司禮監太監。明代宦官稱太監與清代大大不同,清代宦官忌諱稱太監,而明代“太監”之名屬於尊稱,在此之前宦官多稱內官、中使,至明代上升為“太”品,與太後、太子平級。又因24衙中有12監,故宦官頭目自然稱太監。劉瑾得寵後在替皇帝批閱奏折時,隻準人尊稱他“劉太監”,不準寫名或用其他中使內官之稱。有一次都察院審判一個重罪犯人,事關重大,所定罪名及判處結果能否讓皇帝滿意,大家都拿不準,因此在謄寫定罪奏折時很是緊張。謹慎過頭反出亂子,書寫時一不注意竟寫上了“劉瑾傳奉”字樣。劉瑾看後以為都察院小瞧他,因而惱羞成怒。他把都察院狠狠訓斥辱罵了一頓仍不罷休,直到都察禦史屠ND55D率領下屬

跪下道歉,請求恕罪,才算了事。[【】·電子書下載樂園—Www.Taoshuke.Cn]

很明顯,狐假虎威是宦官們由奴變主過程中常常使用的一招。以此對付朝中大臣,總是十分奏效。因為大臣所害怕的不是宦官,而是宦官身後的皇帝。而聰明的宦官正是看出並利用了這一點。

脅迫百官:3.含沙射影

宦官參政,雖然得勢的不在少數,但也不免偶爾碰上若幹強勁的朝臣對手。在宦官方麵,盡管背後有皇帝撐腰,但要置對方於死地也非易事,這時他們往往運用含沙射影之術,攻擊政敵,大造輿論,及至影響擴展出去,也就達到了輿論殺人的目的。這方麵水平最高超的當數唐代的魚朝恩。魚朝恩因做監軍屢立戰功,受到肅宗賞識。代宗時,他又有救駕之功,因此代宗也常對他另眼相看。魚朝恩雖沒什麼大學問,但卻粗知書禮。他曾不自量力,在朝中援引些俗儒及輕浮之士為弟子門客,講授《五經》大義。雖隻寫過幾篇文理不通的狗屁文章,卻敢大言不慚地自謂才兼文武。正是這種大膽的輿論工作,更增加了代宗對他的寵幸。代宗任他為判國子監事兼鴻臚、禮賓、內飛龍、閑廄使,封為鄭國公,並在京兆府造食供宴,教坊賜樂。榮寵至極,魚朝恩也就越發求取無厭了。凡皇帝詔會群臣議事,他總是恃寵自大,以朝中百官惟我第一自居,他藐視群臣,甚至在朝堂上嘲弄羞辱百官群吏,狂妄之勢,無人可比。魚朝恩尤其看不上宰相元載,總想借機進幾句讒言,把元載推下相位。於是他便常在公開場合,含沙射影,攻擊元載。有一次在朝堂,他說:“做為宰相,所作所為應上和元氣,下惠群生。而今水旱不時而發,又屯軍數十萬,供應給運貧乏困竭,使皇帝臥不安席,這樣的宰相還怎麼談輔佐皇帝呢?不退避其位以讓賢才,隻管默不言語,又等什麼呢?”元載雖然善於辭令也被他說得低頭不語。在座百官大驚失色,隻有禮部郎中相裏造敢於針鋒相對,回敬了他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