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田的和歌作品真正放出光芒,乃在大正八年,二十七歲時發表『夢跡』以後。前一年,苑田因個人的爭執,離開師門。『夢跡』是獨立後的第一本歌集,也可以說是苑田嶽葉這位歌人真正的出發點。盡管一樣地歌詠風花雪月,卻織進了人心的奧妙。曾經蔑視秋峯羽翼下的苑田的人們,從此也開始對他刮目相看了。
有些人認為苑田的蛻變,乃受了當時剛取得歌壇盟主地位的『阿拉拉吉』(譯注:和歌雜誌刊名,創刊於於1908年,名歌人輩出,成為大正、昭和歌壇主流)一派的影響,實則最大的一原因,在乎與發妻阿峯不幸的婚姻生活。苑田離開秋峯門下後不久即與阿峯結婚,此女為靜岡縣一豪農家三女,平凡庸俗,從不想去理解苑田的歌,夫妻間時起勃溪。
苑田容貌端正,白得像戲劇海報上的人物,從年輕時即以桃色新聞不斷聞名,婚後更放蕩不羈。為了逃開惡妻,濫交異性,人格方麵染上了荒誕習氣。這種生活,自然而然投射在作品上,此後四年間陸續刊行的『砂塵』、『蒼光』、『喪炎』等,無一不潛存著人類靈魂的陰影。
東京大地震(譯注:1923年)那年,阿峯因肺疾入療養所,這時期苑田過著廢人一般的生活,流連忘返於酒肆妓樓,亦不複有作品發表。
在這種泥沼般的生活裏,苑田不期與生命的女性桂木文緒結識,為了在愛情裏尋求靈魂的救贖,遂有生涯中的最高傑作『桂川情歌』寫成。
桂木文緒是在『芝』地方有宏壯宅邸的銀行家次女,時年二十,名門閨秀,且容貌出眾。由於文緒讀了苑田的歌集受到感動,主動去麵,開始交往,但參列名流的銀行家雙親,不許女兒與有妻室的歌人來往,遂將她軟禁在家。 .
大正十四年四月,文緒就讀的音樂學校在京都公演,兩人利用這機會,雙雙出走,在嵐山的旅社企圖以死相殉。由於旅社女傭發現得早,兩人均未死,文緒被帶回東京,從此受到更嚴厲的監視,一對愛人形同生離死別。
苑田在歌裏尋求無處排遣的熱情的發泄,奮兩個月之力寫成『桂川情歌』,詠兩人從相逢到殉情的經過。苑田失去了愛人,卻也收之桑榆,做為一個歌人的絕世才華就此綻放。讀此詩集,可知女性關係極度浮濫的苑田,竟與文緖未曾肌膚相親。他刻意要文緒以白璧之身,偕赴黃泉。就這一點而言,可以說終苑田一生,對文緒的愛是唯一的一次真心的愛。這椿戀愛事件,是在人生裏疲憊已極的歌人,欲於豪門千金的純潔裏覓得靈魂的平安,故而使世人深受感動,甚至造成年輕男女相繼前往嵐山殉情的社會問題。
『桂川情歌』的至情至聖境界,次年更進一步,結成了『複蘇』五十六首,成為他自戕身死前的作品。
嵐山的殉情事件後,苑田一度沉潛緘默,次年六月,在茨城縣千代浦再次演出了殉情事件,使舉世為之震動。對方依田朱子是個酒家女。兩人在聞名的水鄉千代浦的一條河上劃出小舟,吃下了毒藥。依田朱子死了,苑田還是保住了一命,被救上一家旅店,卻在三天後,自己割斷了喉嚨,命喪黃泉。就在這三天裏,苑田在旅店房間,把這次的殉情與自己撿回了一命的經過,詠成五十六首。遺稿——也許更像是遺言吧,在他死後給取了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