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誤得子,她越陷越深(2)(2 / 2)

不過相比於沁河,甯妃更討喜一些。她是個隨性信佛之人,為人處世和諧,待上官夜藍更是親如己出,期間甯妃也曾懷過一子,奈何命苦,不久夭折,甯妃傷心欲絕,將自己全部的愛都傾於對上官夜藍的培養上,讓自己的爹爹教他識字學禮,沁河還特意找過曾救過她的獨孤潸前輩,希望能傳上官夜藍武藝,可前輩拒絕了她。

甯妃也不阻攔沁河來看孩子,沁河還時常給孩子喂乳,她們親如姐妹。雖說母子斷了血緣,可他還是她最心疼的骨肉。

綾太後答應沁河,暫時不會對這個孩子下手,但表明自己絕對不會待見這個孩子。倘若沁河說出什麼不像樣的話,讓旁人知道沁河是皇子的母妃,那她就不能保證自己會不會棄了這個皇孫兒。

甯妃脾性太軟,自然幫沁河也說不上什麼話,沁河也讓她不必在外人麵前做多餘解釋,隻需要承認“上官夜藍”是她自己孩子就是對沁河最大的助力。

這一年間,皇帝也曾多次來找沁河,可沁河都把他拒之門外,皇帝那時才二十又一,終究年輕。他在根基未穩,綾太後的話還是震懾朝野上下官員的,她也隻顧忌一些曾助過先帝大業的元老級重臣,這樣的元老也隻剩下兩位了。沁河明白,當前的皇帝終不能做她的靠山,因他不願或不敢反抗他母親的旨意。

他對他與沁河的孩子上官夜藍都如此不在意,反而還安慰她以後還會有屬於他們的孩子,還說太後已經年邁,切莫讓這些晚輩之事煩了她的心,他很是依著綾太後的心。

沁河對皇帝這一點很是不讚同,他永遠都不會明白他母妃的惡毒手段,終會害死她和孩子,沁河對他本就無意,又如何想和他再有孩子?故沁河更不願意與皇帝有過多的聯係,特別在男女之事上。

可後來上官夜藍繼承了沁河的絕世容顏,才五六歲就生得英俊瀟灑、詩書武學竟攆得上大他幾歲的二皇子上官風落。

在加上之前寒幕的事,綾太後也不清楚沁河是不是已經知道了當年她母妃的死亡真相還是知道了她的身世,若不知道,為何沁河對她的態度陡轉,而不是像以前那樣言聽計從?如若知道了真相,那她的兒子立為太子,日後必定會威脅到綾太後。

綾太後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那天,雷雨交加,七歲的上官夜藍被不知明的宮人漫無目的地帶到冷宮門簷處避雨,甯妃和璃瓷派人正在各處找他,他聽到院內除了雨聲還有女人嘶喊呻吟聲,雨聲過大蓋去了女人的聲音,他好奇地透過門縫看到了終身難忘的血腥場麵。

上官夜藍親眼看到奶娘沁河在冷宮園內被惡物啃食,他衝去救她,奶娘卻拚死護他,奶娘的血肉滴得他滿臉驚悚,混著駭人的雨水,稀釋了血腥味。他不知道皇祖母在哪,也不知道父皇何時可以趕來救他們二人。

“孩子,記得,若以後出了這王宮,就不要回來了。”

這是璃瓷和甯妃忙趕來把他從沁河懷裏拉出來時,沁河對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接著不久,沁河身上的惡臭氣味消逝,她自己也屍骨無存,百鼠歸去陰暗的角落。

當天夜裏,上官夜藍心中留下了嚴重的陰影,一直在甯妃的懷裏發顫,他怕所有的宮園黃牆,後來他所見的老鼠都死於他的劍下。

甯妃在上官夜藍麵前對沁河的死因隻字未提,隻是說有人害了他的奶娘。皇帝對此事也十分震驚,王宮後院竟出現這樣的事情,殺人眨眼間,毫無留據,狠毒至極。

第二天上官夜藍也沒有緩過來,神情恍惚,似有發病症狀,百醫枉然。沒有辦法甯妃隻好跟皇帝提議讓璃瓷送上官夜藍去獨孤潸那裏醫治,獨孤潸曾經救過沁河,甯妃是知道他的武藝和醫術絕非常人可比,或許把上官夜藍送到他那裏是個正確的選擇,等來日,再把他接回王宮即可。

璃瓷將上官夜藍送到獨孤潸那,獨孤潸好似早就知曉山下事,安排好上官夜藍,就拿出一封老舊的信讓璃瓷把她自己當做沁河去趟鷹潭族,找到寒格,並囑咐遇人阻擋則說“本人名沁河,乃是寒幕之女,特送娘親寒幕親筆之信給寒格前輩”自然不會有人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