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璋坐在桌邊一口一口喝著茶。
在幾乎是他們婚姻兩倍長的少女時代,寶昭小姑娘是什麼樣?是像和嘉那樣恣意天真,還是像蘭公主那樣嬌憨可愛呢?
一定不像漱芳齋那兩位“驚天動地”就是了,滿族不興女兒深閨養成,要是這模樣的女孩子在選秀前被人們熟知……喜好美人的簡親王,最亂來又年齡合適的六皇叔,還有那個一見鍾情的多隆貝勒,哪個要爭,都不是他能爭得過的!
永璋發現,“一見鍾情”四個字突然晦澀難念,如鯁在喉。
他突然想問問寶昭,她對當年求過親的多隆什麼看法?多隆和他,誰比較好?當初,嫁給身體不好又不得皇阿瑪喜歡的他,她有沒有不高興過?因為他的原因,成婚後多年沒有孩子,她有沒有背地裏埋怨過?這段婚姻,她可曾後悔過?
一旦陷入思想的死胡同裏,永璋心裏湧現出越來越多負麵的情緒,他急切地想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
可是話到嘴邊,永璋又不敢問了,生怕聽到言不由衷的答案,生怕寶昭臉色顯露出一絲為難的神色。
他的臉色一陣紫一陣白,從回王府到坐上進宮的馬車,除了必要的“嗯”“啊”外沒多說一個字。
主子沉著臉沉默,常年伺候永璋的太監和侍衛們被籠罩在陰雲下,戰戰兢兢地伺候著,隻盼著三福晉前來解救他們於水火——三阿哥算是敦厚的人,但是這不代表他不會發作。
但是救苦救難的寶昭分|身不暇,反複查看綿忱和其其格進宮要帶的衣物,今天或許她這個親娘沒辦法全程陪在孩子身邊,總要囑咐好奶媽和小宮女小太監們仔細照顧兩位小祖宗。
綿忱和其其格倒不是嘴巴甜、會來事的小孩子,但勝在沒有小脾氣,正是女眷們放心的類型——抱別人家孩子最害怕遇見什麼?當然是原本不哭的孩子一進了自己的懷抱就嚎啕大哭!顯得自己多招天真無邪的孩子的嫌棄似的!
老佛爺年紀大了,最近受了諸多刺激又不能用雷霆手段鎮壓,心裏堵得慌,所以她叫三孫媳婦兒帶孩子進宮,承歡膝下,兩個小曾孫乖巧聽話,比那些個亂七八糟的格格舒心多了!
寶昭不是沒留意到永璋的不對勁兒,她腦子裏過濾了一番,兩個孩子身體健康,後院的女人“安分守己”,昨天晚上兩個人一共鑽研了一下那本物超所值的小冊子——和親王得書數十年隻生兒子不見女兒,他得知寶昭第二胎是個女兒時,一拍大腿,十分悔恨,自己應當繼續深入實踐嘛!一晚上永璋都保持了一貫的熱情奮發,沒感覺出有什麼不高興呀!今早上大街上遛彎兒看熱鬧時還神清氣爽的!
難道是一見鍾情含香公主,接著發現公主心有所屬,於是受打擊了?寶昭眯著眼睛,腦子裏天馬行空一番,正經想來想去也沒個頭緒,寶昭便放下這個心思,專注於今晚的大宴上了。
不得不說,跟真相帝生活久了,寶昭的思想已有趨向,但是並未全中。
-----------我是阿裏和卓吹吹打打送不孝女禍害乾隆來的分割線-----------
宮廷設宴,皇帝可以跟老婆坐一起,但是皇帝兒子不行,因為他們算是地位比較特殊的“臣子”。
下午阿裏和卓覲見時,乾隆寫了一首詩:
朕逢著了
一個桂花一樣地
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