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段(1 / 3)

喃自語。

"是啊!是以當日齊衡看到王的寶劍上銘文:玨之珍珠月華寶劍之時,便知道,麒麟王玉秀珍珠出世了!"

珍兒成了王,成了人們心中威名赫赫的麒麟王。

這樣巨大的責任,放在其他人身上有可能會成為沉重的負累、也有可能成為野心釋放的憑借。但珍兒卻在心中燃起了希望。她留在了青隴山中,不僅有了一個棲身之所,還有了一份責任,也因此有了活著的目標。珍兒的目標其實很簡單,就是令這青隴山中的人們能夠好好地活著。好好地活著,在經曆了生生死死、離情別恨之後,珍兒才發覺,好好地活著是多麼不易、多麼令人向往、多麼值得人去追求。如今珍兒有了一方屬於自己的天地,那麼她要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使這一方之眾安居樂業、豐衣足食!

珍兒細心查看這裏的風土人情,發現其實麒麟王部的後人在這大山之中,和睦相處其樂融融,並不需要一個王來治理他們。隻是,當年麒麟王率十五萬精銳之師連同他們的家眷隱沒在青隴山中,最興盛時的曾有五十萬眾。但如今隻有不足二十萬人,人丁寥落,呈現衰敗之氣。麒麟王無後,而山中族眾迫切需要一個精神上的慰藉,一個能使他們重新興旺的領袖,期冀再現當年的輝煌。而珍兒便成了他們的希望。

麒麟大殿號稱王庭,其實並沒有齊全的官製。當年玉秀玨稱王,座下有軍師及六員虎將。麒麟王的軍師正是齊衡長老的父親,他與玉秀玨師從同門、情同手足,代麒麟王管理山中的諸多事務,而六員虎將分別掌管著天佐、天佑護衛隊,及左右神武軍。麒麟王歿,沒有子嗣,軍師之子被山中百姓尊為長老。而六員虎將隻有四人有後,他們是天佐護衛統領石牧青、天佑護衛統領展方、左神武軍統領葛豹、右神武軍統領魯岩。珍兒來此之前,就是由齊長老帶領幾位年輕的將領共同治理山中的一切。而玉秀珍珠稱王後,他們毫無芥蒂,真心奉珍珠為王。而珍兒則將她所學所長一一傳授給他們,而石牧青等人亦將麒麟王玉秀玨所留傳的本領教授給珍兒。

珍兒在山中行走,但覺山中有山、嶺中有嶺,溝穀交錯、溪流環繞,草木茂盛,樹木青蔥。山巔白雪皚皚、山間青翠蔥鬱。珍兒竟從中發現了諸多秘密。

她跑去問齊長老:"齊長老,為何山間溪水觸手溫暖,不似他方山溪凜冽?山裏山外似乎有兩重天地,這深山中竟似乎是四季長青?"

齊長老一笑:"王果然聰明,這麼快就識破了此地的風水。此山中有地熱、有溫泉,越往東北山中行走越發熾熱。此乃上天恩賜給我們的福祉。"

"哦,原來如此。齊長老,我聽說山中最興盛時曾有五十萬之眾,而今不足二十萬人,這是為何?"

"唉,當初麒麟王率部入山之時,男丁極盛,陽盛陰衰。當年有很多壯年男子無法娶妻生子。又加上百年來我們不與外通,因此山中竟漸漸寥落了。"齊長老說起來不禁黯然。

"原來如此。齊長老,既然是這樣,為什麼我們不與外界相通呢?"

"當年麒麟王心愛女子遭東嶺西支害死,麒麟王盛怒之下發兵環城,殺了東嶺西支可汗,卻獲罪朝廷。當時他身受箭傷,箭上有毒。我父親擅長醫術,卻無法醫治此毒。無奈之下,麒麟王部才率眾隱於青龍山中。這山中的機關、陣法,都是當年麒麟王與我父親一起布置的。入山一年後,麒麟王毒發身死。臨終前曾留有遺命,新王不出,不得出山。因此我們不得王命不敢出山。"

"是這樣!齊長老,我們常年隱於山中、與外界隔絕,漸漸零落,終不得法。不若辟出道路,挑選族中勇士,小心出得山去。一來珍兒想以我山中物產換取匱乏之物,二來珍兒也想引山外窮苦族人進得山來,以壯我人丁。齊長老你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