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等到吳明珠,陳義等人從重慶過來,
一齊前往上海這個大都市。
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之一。
上海汽車產業基地建設工作,招募大量機械工人師傅。
因為很多生產設備都是采取整體搬遷的方式,
所以很快,一輛輛斬新的小轎車在上海汽車裝備廠下線了!
一邊是緊鑼密鼓的生產經營。
一邊是排山倒海似的惡戰酬鬥。
從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七年。
國共雙方打的熱火朝天。幾大戰役。梯次進行。
1946年7月13日,蘇中戰役打響。
這是我軍在困難弱勢時間段,取得的一次輝煌勝利。
為全軍樹立示範作用。
參戰雙方:華中野戰軍第1、6師和第7、10縱隊。
國民黨軍第1綏靖區5個整編師15個旅。
其時,華中野戰軍以3萬多人的兵力對付國民黨軍12萬餘人,
七戰七捷,殲滅敵軍近7個旅和5個交警大隊共5.3萬餘人。
殲敵數量達到我軍參戰兵力總數的1.76倍。
首創解放戰爭以來一次戰役殲敵之多的記錄。
也創造了現代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蘇中戰役在解放戰爭初期,我軍被動不利的情況下,
具有戰略試探性質,在實踐中形成和確立了我軍內線作戰的戰略方針。
並總結出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作戰經驗。
所以中央領導人親筆起草電報發給我各大戰區首長,
"希望各區仿照辦理!"以示嘉獎!
1947年2月20日。萊蕪戰役正式揭開序幕。
萊蕪戰役是解放戰爭內線防禦作戰時期。
第一次戰役殲敵數量最多的戰例,用誘敵出城戰法,
僅用3天時間,以臨沂一座空城、
傷亡8000多人的代價取得了殲敵近6萬人的光輝勝利。
速度之快、殲敵之多、代價之小,
創造了解放戰爭以來我軍作戰的空前記錄。
示形於魯南,決勝於魯中。舍南取北、避強擊弱。
粟司令員戰役指揮之巧妙、之精準令人稱奇。
無怪乎未來的第一軍神發出"粟將軍盡打神仙戰"的感慨。
—— —— —— —— 華麗的分割線 —— —— —— ——
"還好還好。"吳大雄長籲一口氣。
從回憶中回到現實的世界。
畢竟付出的辛苦沒有白費啊!很欣慰。
在秋容等中共地下黨同誌的幫助下,
李公樸和聞一多先生成功的擺脫了特務們的跟蹤暗殺行動。
現在人已經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隱蔽起來。
中共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他們兩位是必須參加的。
想到那一天的情形出現吳大雄就感到無比的自豪。
他用自己的雙手改變了曆史。
吳大雄從火車的座位上站起來,伸展了一下雙臂。
長途旅行確實讓人有點疲憊。
"我來了,上海!你還好嗎?"
一九四七年二月,
吳大雄,吳明珠,陳芝,李黑牛等一行人坐火車重新回到上海。
匆匆幾年間,物是人非。
來接站的是吳宅女管家麻姐。
"吳先生,吳太太。一路辛苦吧!
我已吩咐了下人準備好洗澡水。
快請上車吧!回到家好好休息。"
"辛苦您了,麻姐。這些日子忙壞了吧?"
吳明珠握著麻姐的手表示非常感謝。她對麻姐的印象很好。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應該的。
吳太太!倒是您的先生才辛苦,
為了您呐!不知他費了多少心思呢!"
"是麼?我怎麼沒瞧出來。"吳明珠道。
"不說了不說了,到時候太太您就知道了。
吳先生他是一個多麼好的人了!"
麻姐邊說邊引著大家出了站台。
(全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