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下場(2 / 2)

安玲瓏當即提出質疑,問來宣旨的太監其中緣由,小太監隻說,先前接到了攝政王的奏折,奏折上列數了林致的叛國大罪,且有物證,陛下聽從朝臣們的意見,已經下令抓捕林初尋了。

攝政王的奏折?安玲瓏聽說,安鎮山的確在最後時刻,讓一個叫孫騰的士兵送出去一份奏折,而奏折裏的內容人們並不知道。難道……

不,這說不通。林致跟了安鎮山近二十年,是軍中除了她父女之外地位最崇高的人,並且,如果林致真的是叛徒,那麼跟安鎮山戰鬥到最後、最終戰死在他身邊的也就不會有林致。

但是,所謂的“證據”又是什麼呢?那封奏折到底有什麼內容呢?送信去的孫騰此時在不在京城?

一係列的問題圍繞著安玲瓏,讓她每天昏昏沉沉、迷迷糊糊。她想趕快帶著她父王的遺骨回到京城,回到京城,才能了解所有的事。

走在回京路上的安玲瓏縮在馬車裏,托著快要燒焦了的頭,慢慢咀嚼她得到的所有消息。就在剛才,風如令遞過來了一封京城的密信。

信是王府總管玉嬋送過來的。玉嬋掌握著攝政王府自家的收集、傳遞消息的機構紅豆館,為安玲瓏探聽長安的各類消息。

據玉嬋的調查,從雲安送信到京城的士兵雖自稱是孫騰,但與幸存士兵們描述的樣貌不符,極有可能是冒充的,其中緣由尚未可知。

尚未可知。安玲瓏的指尖敲打著這四個字,腦袋裏考慮著所有的可能。她趕緊安排風如令去查找蛛絲馬跡,看看路上能不能發現有關雲安士兵的消息。

遺憾的是,風如令的所有努力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回複,原因很簡單,孫騰如今已是孤魂野鬼,屍骨不全。

早在剛剛從敵人包圍圈裏突圍開始,孫騰就覺得被人跟上了。他嚐試了很多甩掉追殺的辦法,變裝、換馬、走山路,都以失敗告終。

被追殺到懸崖邊的時候,孫騰已經筋疲力盡。他明白此次送信的任務難以成功,想來攝政王已經葬身敵手,但他不願意把奏折拱手讓人。麵對敵人的刀鋒和恐嚇,他縱身一躍,粉身碎骨。

殺手完成了追殺任務,認真整理了追殺的痕跡,然後高興地回去領賞了。

幾日之後,有兩個獵戶在山崖下打獵撿柴,正看到了已經血肉模糊的孫騰。兩個獵戶心善,想把這個可憐人埋葬,臨安排他入土時,在他的懷裏找到了那封被血浸透的奏折。

獵戶目不識丁,隻好揣了奏折,交給他們的裏長處置。

裏長複姓百裏,是村裏最富的人家,府上雖算不上書香門第,到底識文斷字。裏長看完奏折之後,雖不甚明白其中的糾葛,但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他裝作不在意的樣子,將兩個獵戶妥帖地打發走,然後等待大兒子科舉回來。

他的大兒子名叫百裏穆,現在正是京城最受矚目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