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取舍(1 / 2)

安玲瓏在府上靜靜地等待著風如令的結果。她告訴自己,千萬不能亂了陣腳。她剛剛襲爵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隻能說明,老天爺想考驗她的能力。她要幫助安瑞鵬守住江山,就一定要有強大的應變力和承受力。

時間慢慢過去,快的像劃破長空的利箭,又慢的像經曆了一場廝殺、艱難蠕動的長蛇。她在動用她所有的思路,想一個可以救命的辦法。

風如令夾著一身的熱氣大步跨進來,安玲瓏趕緊迎了上去。

風如令坐在一個離他最近的椅子上,抄起一個茶杯,咕咚咕咚吞了幾口茶水,任憑水珠順著下巴流下來,和著一身的汗水,滴在衣服上。

“怎麼樣?顏吉虎說什麼了?”安玲瓏沒等風如令喝完水,問。

風如令摸了一把臉上的水漬,說:“這事麻煩得很。照顏吉虎的說法,那些送進了汝南王府的特產不過是些瓜果,他自己確認過,不值得什麼的。東西不是他送的,而是你堂叔渭南王安迎海托他送給安景明的。顏吉虎臨行前,安迎海再三囑托,這些瓜果都是時鮮的,容易壞,所以拜托他早點將東西交給安景明。”

托了這麼大的關係,千裏迢迢隻為捎些時鮮的瓜果,這是不合理的,所以安玲瓏問:“大理寺怎麼說?”

“怪就怪在這兒。壓在大理寺的幾箱子禮物,除了第一箱是瓜果之外,剩下的都是金銀珠寶,價值連城。”

果然,這是個圈套。

風如令接著說:“大理寺已經派人去渭南王府了,但是路途遠,一時半會沒有答複。我想,你還是做好最壞的打算吧,安迎海應該不會承認的。”

渭南王安迎海雖沒和安玲瓏有過任何交集,但安玲瓏聽說過這個人。按她父王安鎮山的說法,要說安家哪個是紈絝子弟,安迎海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也正因為這個,才被早早趕出京城,去往封地。

安迎海比安鎮山小一兩歲,膝下隻有一個獨眼的兒子,名叫安質烈。這一對父子名聲實在算不上好。比如,安迎海喜歡打獵,而他的獵物不是虎豹狼犬,而是平民百姓,他總說,喜歡看百姓四處逃亡的狼狽樣子。

他們父子都好色風流,安質烈比他爹的惡名更甚,他的眼睛就是因為當年在京城青樓中,為了跟人搶花魁而被人打瞎的,不過,安迎海在當天晚上就派出府兵三十多人,抄了對方的家,並將對方打了個半身殘廢。

其實安迎海是想把那個人打死的,幸虧安鎮山及時趕到,才避免慘案發生,也正因為這個,安迎海開始記恨安鎮山。

這件事之後,安迎海父子被先帝趕出京城,往封地去了。

如此劣行昭昭,原本根本不可能封王拜侯的,更何況他沒有半點開國功勳。

奈何當年先帝安允成尚未建國、隻是周朝儀國公府新任的小王爺時,不過十六歲,弟弟安鎮山十四歲。周朝國君忌憚儀國公府兵權在握,時常刁難,而安迎海的父親——也就是當時的太子太傅、皇妃生父,總是不顧年邁,四處打點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