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2 / 3)

也是不巧,原本遠去的搜索人群的聲響又接近,顯然是覺察到什麽返回,姒璧也不打算與這陌生人多廢話,拔腿就跑,剛跑開,就聽到身後那男子大叫:“逃人就在這裏!”

對陶城,姒璧很陌生,雖然他直覺很強,能大致意識到城門在哪,但城內的燈火越亮越密集,參與搜索的人也越發多起來,四處都有聲響。

此時,姒璧人已跑到城牆腳下,眼見上城樓的階梯就在前麵,剛抬腳奔向階梯,就被人攔腰抱住,重重撞在城牆下。

一時天旋地轉,姒璧摔倒在地,被好幾隻手拉扯,死死捆束。這幫捕獲者對姒璧一點也不友善,將姒璧雙手反縛,押往陶熊的宅子。

姒璧在陶熊的院子當奴仆的這些天,陶熊似乎對姒璧興趣索然,即不再戲弄姒璧,也不會特意去惹惱他。陶熊倒不是突然轉性了,而是這段日子,他很忙碌,陶氏族中有件大事,正在商議。

花族的部族眾多,有弱有強,相互間的關係也有好有惡,但畢竟是同族,相互攻殺的事情,有,但不頻繁。江畔陶氏所處地理,並非在花族中心地,它西北麵相鄰花族其餘部落,東麵與理方雜居,而南麵也與虎方接近,理方與虎方這兩個夷族大方國,都很強大。理人英勇善戰,虎方卻比理人更為難纏,他們作戰英勇,並且兵器鋒利,一旦要出征,無論老幼都會爭先參與,以驍勇為榮。

虎方居住的地方多山多林,原本也很少出兵掠殺東南,但這次同居住於東麵的花族虞氏遣派使臣到陶城,正是商議結盟出兵抵禦虎方略地。虞氏稱他們日夜監視虎方,虎方每日大練兵甲,絕對有東進的跡象。至於為什麽不是北上呢,因為虎方與河域花族曾激戰過無數次,不曾占到便宜,自此便也不再有北上的念頭。

陶通接待虞氏使臣,將兒子與臣下聚集在一起,先要確認事情的真偽,還得做商議,這是件大事,成敗與否,關係著江畔陶氏的興亡。

就為這事,陶熊與兄長陶嬰商議好幾天,每日早出晚歸。

姒璧逃跑這夜,陶熊睡得很沈,直到門衛將姒璧押進院子,去稟報陶熊,陶熊才起床。

陶熊打著哈欠坐在席上,歪著頭打量被門衛推倒在地的姒璧,漫不經心說:“我父親將你交給我看管,隻說要讓你活著,可沒說如果逃了也要寬大處理。”

“那把我殺了好了。”姒璧話語很淡漠,他既然敢逃,自然也想過失敗的後果,隻是心有不甘,後悔逃跑時沒藏好,才被發現。

陶熊沒再理會姒璧,而是質問門衛:“門由你們看著,怎麽還讓人逃出去?”

“六公子,這夷人是翻牆逃走的,那麽高的牆也不知道怎麽翻躍過去。”

門衛急忙辯護。

“先押他回房間,將房門鎖住,看牢了,不能再有差錯,明日我再處理。”陶熊邊說邊打哈欠。在他看來姒璧會逃走並不奇怪,這人不逃跑才奇怪,反正人也抓到,要追究等他睡飽了再說。

門衛領命,粗魯押走姒璧,將姒璧反鎖在他自己的房間內,為了不再出岔子,門衛還留一人在姒嬖房門外看守。

姒璧被關押在仆人房裏,第二日早上,陶熊並沒去找姒璧麻煩,而是一早就去議事大廳。

這天清早,虞氏又派來一位使者,稱虎方已經在糾集大批兵甲,東進也就是這一兩天的事。

陶通不得不一大早就將幾個兒子喊過去,此時討論的已經不是派不派兵去虞城支援,而是在這兩天內必須做好開戰準備。

“陶嬰是我的左右臂膀,他必須在城內召集壯丁,去不了虞城,你們幾個,誰願意去?”陶通打量他的兒子們,他需要一位能出使盟友的使者,一個有能力勝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