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的代價就是他會元氣大傷。
這是一場賭注,要麼輸得徹底,要麼贏得完整,沒有朦朧的灰色結局。
胤褆扳過胤礽的身體,眼睛一瞬不瞬地看著他,“我說過,”一字一頓,“他日,你若為君,我為臣!”
胤礽垂下眼眸,複又抬起,雙眸清澈純淨,伸出雙手慢慢地回擁著他。
“我相信你。”
承奕二年,皇帝下令,開放廣東、福建等地港口與西洋商人互通貿易,並於廣東和京城兩地建立火器營,招覽工匠專研火器。
四月,帝下旨,以皇二子弘晉過繼哲憲親王為嗣,襲郡王爵。
承奕三年,皇帝封九阿哥胤禟為貝勒,讓其負責江南和福建的商貿交易。冊封當天,胤禟就跑去了乾清宮,問:“為什麼?你不怕我以後繼續給你添堵嗎?”
聞言,承奕帝放下手中的朱筆,走下禦案,踱至胤禟身邊,冷聲道:“你真以為我不敢動你?當年你和胤祉攪活在一起的那些事,你以為皇阿瑪不知道?皇阿瑪曾說過,想把你軟禁在京,省得你整天出來搗事。”
“既然如此,那你又放我去江南?”胤禟倔強地瞪了回去,神態間沒有半分服軟。
皇帝挑高一眉,道:“感謝胤禩吧,是你的好八哥在臨走之前讓我放你一馬。既然我連胤祉都沒動手,那你就更不用說了。”胤祉在前兩年就被他封了一個郡王爵扔去修書了。
他看著胤禟滿臉的震憾和不可置信,笑了,“我隻答應他保住你,可沒說要保到什麼程度。機會隻有一次,我不喜歡對兄弟們下手,但不代表下不了手,你也別再犯混了。好了,下去吧,明天會有人去你府中講一些需要你注意的事項。”
胤禟沉默了好半晌,然後跪下來道:“臣遵旨。”
承奕五年,準噶爾新任大汗策棱勾結西藏的羅卜藏丹津,在青海發動叛亂。皇帝大怒,封直郡王為撫遠大將軍,裕親王世子保泰、格爾芬為參將,領兵十萬出北口,欲平西藏。
承奕七年二月,耗時兩年的戰爭終以大清全麵勝利劃下句號,帝大喜。五月,大軍歸朝,及至城門,帝竟以“降階之禮”親臨城門口迎接主帥,隨後大軍論功封賞,直郡王封和碩親王,世襲罔替,其餘將領各有獎罰,這次征戰,史稱“平藏之征”,而西藏從此便納入了大清的版圖,在青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史書上有記載,清開國以來,未曾有帝王用“降階之禮”親迎大軍,承奕帝以此禮待其兄長,無論清,乃至明,漢唐,亦屬少見,可見帝對兄長甚厚之。
自此,凡提起承奕帝,世人皆會記起直親王。數百年後,兩人的名字並立於史冊,凡說起其中一人,亦會同時想起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