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虛而顯實,弱而示強
虛張聲勢是指故意假裝出強大的聲勢來嚇唬人的一種策略。《百戰奇法·虛戰》雲:“凡與敵戰,若我勢虛,為偽示以實形,使敵莫能測其虛實所在,必不敢輕與我戰,則我可以全師保軍。”所以,虛張聲勢也是在麵臨危機時的一種應變術。
公元前AN年,劉邦為奪關中,9月領兵抵達蹺關(陝西蘭陽東南)。悄關為蘭陽與關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難攻,為搶奪鹹陽的東南大門,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秦軍派有十分精銳的兵力把守。而劉邦當時手下隻有2萬人馬,如不順利地拿下此關,項羽就有搶先奪去關中的可能。劉邦心急如焚,想強行攻取。張良經過調查,認為秦兵勢強,如果妄動,不僅會消耗自己的實力,而且還會拖延入關時間。於是向劉邦提出智取之策:一方麵虛張聲勢,在蹺關四周山上多張旗號,以迷惑守關秦軍,擾亂敵心;另一方麵針對守關秦將喜好小利的特點,派碘食其攜重金賄賂守關將領。果然,燒關守將見劉邦軍兵聲勢浩大,甚是惶懼;同時又貪戀錢財,終於倒戈。劉邦引兵過關,向西挺進,兵叩鹹陽。
唐太宗李世民在少年時,也曾用虛張聲勢之計,嚇退敵軍。那是大業年間,隋煬帝率軍與突厥作戰失利,被困於雁門關外。煬帝命人將詔書係在木塊上,投入汾水中,向下遊郡縣告急,命他們募兵援救他。當時年方曆歲的李世民應募從軍,在將軍雲定興帳前供職。李世民了解到前方的敵情之後,對雲定興說:“敵人膽敢圍困天於,是因為他們料定我主力無法及時增援。因此,如今我們如果將軍兵分散,拉開數十裏的行列,白天要讓敵人看得見旗旗,夜晚要讓敵人聽得見更鼓聲,敵軍不知虛實,一定會以為大批援兵迫近,這樣,就可以不戰自退。”雲定興聽從了李世民的意見,我計而行。突厥的偵察哨遠遠地看見隋朝大軍浩浩蕩蕩,連綿不絕,立刻飛報可汗。突厥可汗果然中計,連忙撤去了包圍隋場帝的軍兵。李世民初入軍旅,便獻此虛張聲勢之計,兵不血刃,嚇退敵軍,解除了隋煬帝的危急,由此,他也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虛張聲勢在於虛而顯實,弱而示強。《百戰奇法·弱戰》雲:“凡戰,若敵眾我寡,敵強我弱,須多設旗旗,倍增火灶,示強於敵,使彼莫能測我眾寡、強弱之勢,則敵必不輕與我戰,我可速去,則全軍遠害。”此計用於商場應變,也同樣頗具功效。
美國豆芽大王普洛奇在發跡之前,聽說生產中國豆芽很賺錢,於是請來了幾個日本人當顧問,開始生產人工豆芽,並從墨西哥購進大量的大豆,請人在雜誌上寫了些並不見得有趣的“大豆曆史”文章,散發豆芽食譜。接著跟幾個食品包裝商人接洽,將生產的豆芽賣給食品包裝公司,還直接賣給餐館,並聯係找其他的批發商,普洛奇的豆芽生產一開張便開始賺錢。
很快,普洛奇又冒出一個念頭,如果跟人簽約,讓他們把豆芽製成罐頭,不是可以賺更多的錢嗎?他打電話給威斯康辛州的一個食品包裝公司,得到答複,隻要普洛奇能找到任何罐頭盒,他們同意替他把豆芽製成罐頭。∞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金屬都優先用於軍事,老百姓隻有極有限的配給。普洛奇冒昧地跑到華盛頓,靠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一直衝到戰爭生產部門。他虛張聲勢,用了一個氣派非凡的名稱介紹自己,這是他和合夥人皮沙為了他們倆的公司取的名字:“豆芽生產工會”。這在華府官員聽來,這個名字倒像是什麼農民工會,而不是一個隻有兩個人的公司。於是,戰爭生產部門便讓這位推銷天才帶走了好幾百萬個稍微有些毛病,但仍可使用的罐頭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