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寧死不屈非她不娶(1 / 3)

言罷,手腕一翻,掌風就要往四人身上打去。

“且慢——”吱呀一聲,廳堂的大門被拉開,丁管家當先走了出來,對四人一個眼色過去,四人便敏銳的感知到,乖乖的退了下去。

水玉隨之趁機往丁管家走去,“到底怎麼一回事。”

丁管家下意識的往身後方向的廳堂內看了一眼,神情倍加謹慎了幾分,回首時,便朝水玉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玉姑娘,我們還是書房說話,更為合適。”

水玉見秦管這般把自己當外人一樣的態度,心裏有些不舒服的揪了一下,可轉念一想,自己現在早就不是當年的溱王妃了,而想必現在聚集在廳堂裏的都是秦放那廝的麾下骨幹,她一個沒名沒分的陌生女子走進去,怕是要被那些人給轟出來的。

如此一想,雖然心中仍有不快,但總算好了一些,自然也沒有拒絕丁管家的道理,“好。”

丁管家領去的書房,是他這個溱王府大總管的書房,因為向來都是在前院處事,所以書房的位置,就在廳堂的隔壁。

進到書房內,丁管家把書房的門給關了起來,伸手示意讓水玉坐下。

水玉沒有那個心情,一開口就直奔主題,“我隻想知道,皇宮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他……溱王,為何會被皇上軟禁了。”

丁管家歎了口氣,一手拄著拐杖,一手負在背上,人一下子仿佛蒼老了十歲,“具體的,老奴現在也不得而知,當時,無極宮裏的,都是大溱的文武百官,除了在還在裏麵侍奉酒水歌舞的宮女舞姬,還有太監,根本再沒有了旁人,阿若當時沒有被允許進入宮宴,是事後,隻是看見王爺被錦衣衛押解軟禁的場麵,因為一時情急,所以早早的回府稟報,讓我們早做準備,後麵的消息,還要看晚上,待無極宮宴結束,派探子去些自己人那裏獲悉消息了。”

“還要這麼久。”水玉皺眉,有些不滿,她冷淡的臉上看不出旁的情緒,隻有她自己知道,自己現在的心情,是如何的猶如烈火烹油。

丁管家看了她一眼,對此也表示無奈的搖頭,“姑娘別擔心,皇上還不會對我們王爺如何,至少,不會愚蠢到這麼堂而皇之的在皇宮裏,對王爺下手。”

水玉想反駁誰會擔心那個混賬的話,沒能說出口,張了張嘴一時說不出半個字,少頃,才話鋒一轉,“這點,您或許說的太滿了些,要知道,其實在很多時候,敵人來暗的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光明正大,來名正言順的。以他那個脾氣,您又不是不知道……。”

驚覺自己說的太多,說的自己好像很了解秦放那廝似地,水玉就懊惱的險些咬掉自己的舌頭。

丁管家把水玉說了半截的話和小情緒看在眼裏,並不點破,當作沒看到一樣,很自然而然的把水玉的話順了下去,“誰說不是呢,老奴別的不擔心,就怕王爺遇事兒脾氣一上來,就犯軸犯糊塗,許是本來小打小鬧的事情,偏偏就要被他給越鬧越大了。”

水玉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這些天的相處,她也算是摸清了這男人本來麵目。

霸道自私,任意妄為,狂妄自大,還很自以為是,最喜歡妄自揣測,妄加定論,就拿昨兒個晚上的事情,他要不是懷疑她和司馬怎麼怎麼樣,至於搞的天翻地覆,還讓親衛拿著刀劍把她和司馬押回南苑麼?

十足的小家子氣,心胸氣量,簡直比女人還小!

念及此,這明明是一件讓人生氣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這突然想起來後,水玉竟覺得有些想笑。

強忍住笑意,她斂了斂心神,輕咳一聲,“那我們現在要做的是……。”

“等。”丁管家苦笑,送給水玉這樣一個字。

水玉眸色一動,而後,一眨不眨的看向丁管家,“什麼準備都做好了?有把握嗎?”

丁管家回視水玉,目不斜視,眼神篤定,“姑娘放心,王爺可不是一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

“有管家這話,我沒有任何不放心的。”水玉這才像卸下了一身包袱似地遊行者,緊繃的情緒一旦鬆懈,就像一灘爛泥似地,直接倒進了丁管家那把常坐的太師椅中,麵露疲憊。

今天可謂是驚喜交加,這樣大起大落情緒,對於她這個身體才剛剛有起色的傷患病人而言,幾乎快要耗盡了所有的精氣兒。

丁管家見她臉色不好,忙關切的詢問,“玉姑娘,是不是身子哪裏不舒服,要不要,讓明大人過來看看?”

水玉閉上了雙眸,抬手揉著眉心,“好,順便讓白茶那丫頭,給我備些吃食過來,溫補些的最好。”

等待是一件非常漫長而可怕的事情,這點,對經曆過無數種等待的水玉而言,深知等待中,最需要的是什麼。

——精力,體力。

以不變應萬變,不管屆時出了什麼問題,她都能以最佳的身體和精神,來應對所有的事情。

深夜。

皇宮內院,乾坤宮。

乾坤宮本乃先帝議政之用,待先帝殯天以後,新帝寢宮從白露殿移至甘露殿,為了早朝議政便捷,便連著乾坤宮也搬至了璿璣宮,至此,這乾坤宮就成了一座無人問津的空殿。

溱王被軟禁此地之後,不吵不鬧,安安靜靜的呆在了宮殿中,漫無目的悠悠推著座下的輪椅,在宮殿裏從外到內的移動著,麵目中,都帶著懷念的神色。

縱然親疏遠別,他從小就被自己的親生母後逼迫的不得不在年僅十歲,就離宮參軍,征戰沙場,馬革裹屍,並不像常年都在宮中,成年後也能定居京都的其它兄弟姊妹,不能常伴父皇母後身邊,承歡膝下。

但是,他的父皇卻從來都沒有忘記過他,即便他遠赴沙場,父皇總會讓人送信給他,每每生辰之時,父皇也不會忘了讓人捎帶禮物給他,而他其實心裏很明白,如果不是父皇在後為他安排諸多事宜,光憑平陽郡主的父親,一個鎮國將軍的幫襯是遠遠不夠的,何況,還有他的好母後屢屢在背後從中作梗,對他進行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