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段(1 / 3)

大格格自信、比小格格細心,女性化更強一些。這點與惠大人的《帝國明珠》有點不謀而合了,我這個文的名太惡搞了,以後等我文化水平提高了再改個雅的。

但現在我決定了,我的小丫頭兒,哪個丫頭也不是,因為我記不住年份,不想把時間坐標勒得太死,那個時代姑娘長得忒快,三晃兩晃就該嫁人生孩子了。這樣還怎麼讓我的小丫頭享受三口之家的溫暖呢,而且沒怎麼著就讓我們王子挑女婿了,感覺讓他老得太快了,不行。

2、小丫頭兒叫什麼

我就是不給她起名字,因為我討厭所有清文裏的女角名字,有的丫鬟的名字還可以接受,但是主角的名字都膩味死了。我的小丫頭,就叫丫頭兒,阿瑪和奶奶叫她“丫頭兒”;別的親戚長輩叫丫丫或者別的妞妞什麼的,總之就是沒有閨名。為什麼?因為用不著,就像康老爹叫“玄燁”似的,整個就白起了,誰敢叫啊。還有現在獨生子女不顯,原來我爹媽他們可能都是結了婚以後,才互相叫學名或是叫幾哥幾姐的,因為有了媳婦、女婿這樣的外人了麼,不能再像原來小時候那麼瞎叫了。所以,盡管我們王子的文化很高、品味很高,但我就是不讓他給閨女起名字,就叫丫頭。至於小丫頭出了閣以後怎麼樣,還是不會由王子起名的,這個授名權要交給女婿、或者馬屁點兒要交給四哥。但我一心要讓小丫頭享受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所以找女婿的事情先不要想了。

3、小丫頭兒在怡邸的地位

最受寵。王子對兒子們凶死,像二月河筆下的冷麵王,還有悠筆下對弘昌那麼賈政。但對小丫頭的寵,卻超出了王室貴族對待子女的規則,就是以情越禮。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小格格是王子的教育試驗田。老康對王子的冷凍,讓王子有機會親手養閨女。因為覺得沒出頭之日了,也恨死了天家毫無親情的子女外包式飼養(這種不光是皇家,別的貴族家也是,生下來就一個孩子一堆人,跟親爹媽親哥們兒都沒什麼感情,成天客客氣氣的,沒人情味兒),所以就窩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養閨女,親情教育、想怎麼養就怎麼養。那為什麼不這樣養兒子?因為王子聰明透了,兒子是要接觸社會滴,所以還得要循規蹈矩。那王子的親情教育成功了麼?很遺憾,親情上成功了,但事實上完成不了,所以王子要把小格格給四哥養,這就是“就範”的標誌,於是小格格在四哥家、當著外人麵規規矩矩,到王子手裏就穿越了,所以盡情享受被王子寵愛的感覺吧。不當第三者,要當禛爹祥媽的寵兒。(我一直認為四哥是受,但王子的心細啊,所以先當媽吧)。

4、小丫頭兒的性格

王子的基因外加試驗田的教育,讓小丫頭的性格又是一個矛盾統一體。外表乖巧、會看眼色,內心卻不像滿洲貴婦貴女那樣肚裏空空,——我覺得滿洲貴婦就是成天端著、又冷、又事兒、沒什麼見識、性格也多棱角。所以雖然討女長輩的喜歡,但跟她們終究有距離。即使和有文化的年妹妹也不見得有什麼共同語言,因為小丫頭自幼身邊受到的影響來自王子和四哥。所以在女人堆兒裏,找不到知己,她性格上比年妹妹要強,比菜姐姐要弱,性格相對獨立、沒那麼強的控製欲。在男人堆兒裏,也難覓知音,因為四哥和王子的教育起點太高了,平凡男的她是看不上的,相對獨立的性格普遍不會被男性接受(有幾個像高督似的,還讓夫人代擬折子的,多傷自尊啊)。所以作為王子試驗田的產物,小格格能洞勘世情、但又不得不“就範”,最慘的是還不像王子似的終能有機會施展,所以其實心境是很孤獨的,需要四哥和王子多多的寵愛哈!——我有心讓我的小丫頭先來點兒戀父情結,然後讓她有機會接觸王府的管理班子(主要是為了讓她認識尹元長哈),來個師生戀什麼的(我覺得我編不到那兒,但很有心歪歪一下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