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新媒體部上班的第一天,見到了主編口中的李姐。40多歲,說話利落,走路帶風,難怪敢發我的稿子,以前倒不知道報社裏還有這種女中豪傑。
她簡要跟我介紹工作,安排工位,認識同事,一套流程下來半小時內搞定。我還帶著文教版那種懶散,準備第一天摸摸魚,結果寒暄的時間都沒有,已經開始對著電腦審稿了。
“陳編輯”,隔壁桌換成了個小妹妹,我再也偷不成張記者的茶葉了。
“陳編輯”,她又喊了一聲。
“陳燃姐”,換了個稱呼,同時探過身來輕拍我桌子,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自己已經從陳記者變成了陳編輯。
“怎麼?”
“10分鍾後到會議室開會,有新人要來。”
----
然後我就見到了林嘉月。這事也趕巧,之前校招那批實習生,全都發配到這來了。我記得她當時躊躇滿誌的要去社會版,這下好了,變成核稿修圖做視頻的免費勞動力了。
實習的學生99%都是來混個實習報告,也有那1%的人真想學點東西。林嘉月就是這1%,可惜運氣有點背。
這一批大概10來人進來,我一眼就看見她了,有點無精打采,表情淡淡的,跟其他人的拘謹興奮不一樣。
李姐簡單介紹期間,她抬起頭目光環顧,這才碰上我的眼神。
她很驚訝。
我點點頭。
一切盡在不言中,因為各自的衰,我倆同為天涯淪落人了。
新媒體部整個工作風格跟文教版差異甚大,但是帶實習生的規則同承一脈:一人帶倆,左右護法,咱報社優良傳統。
大概因為剛來,李姐沒有給我安排實習生,心裏竊喜。眼看要散會了,大家已經在整理材料,突然一個聲音響起:
“不好意思,想問一下我可以申請由陳燃記者帶嗎?”林嘉月音量不大,卻毫不怯場。
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都愣了。大部分學生整個實習期,都沒在會議上發言過一次。她倒好,想什麼就說什麼。
我們也算交往數次,知道小姑娘專業好,心氣高,說話有點直我都沒放在心上。但這個情商...哎...她真的需要磨一磨。公開問這種話,是打領導的臉,還是打同事的臉?
“不可以”,李姐幹脆利落回絕,“散會。”
我隱隱感覺一個小刺頭碰上了一個老刺頭,火光飛濺。
----
下班時間一到,火速收拾好包準備撤,出去的時候碰到了林嘉月。
她沒有要走的意思,手上一疊剛打印好的材料。
“加班啊?”我順口一問。
“嗯”,她欲言又止:“我之前提出讓你帶,純粹因為隻有你是記者,我想當記者,可不是當小編。”
我笑著點點頭,沒有答話。想交代她什麼,又覺得關係沒有這麼近,不必多管閑事。最後隻打了個招呼離開了。
結果到了一樓大廳,遠遠就看見小繆在跟保安大哥聊天,走近的時候,正趕上他給人家遞了隻煙,要掏出打火機。
“誒嘿”,順手就把小繆的打火機推了回去,衝保安說:“大哥,這可不能抽煙。”
保安認識我,笑出滿臉褶:“咳,不是要現在抽,你們聊你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