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兒,你到了那兒,先不要做聲,拿兩個茶杯,放一個在你自己麵前,然後把另一個放老頭兒對麵,他若問你,你便說,這是祭奠亡友的。”
小武一邊聽,一邊往腦子裏記。
“接下來,老頭不會理你,但他會念兩句詩,記住,不管念得是多麼風馬牛不相及,你也要回答:好詩,好詩。”
“明白了。”
“然後,你要把最重要的一句話告訴他。”鷹翼壓低聲音,附在他耳畔說,“那句話就是: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小武傻掉了!
看他那副呆呆的樣子,鷹翼有點急:“怎麼?連這都不知道?”
被他這麼一說,小武才慌忙道:“念……念過,呃,這詩是……呃,那個誰……”
“確切地說,不是詩是詞。”鷹翼用一種看笨蛋的眼光看他,“李煜,知道麼?李後主。這是他的《浪淘沙》。”
“……聽說過。”小武吞了口唾沫,“我念書不太多,句子一長就記不住。”
搞什麼鬼!
“咦?可剛才你還說寫過詩……”
“我……我那是胡說的。”小武尷尬地擦擦手,“我隻是聽人念過詩,自己沒寫過。”
“嗯,沒關係。”鷹翼笑笑,“沒關係的,念書太多反而不濟事,李後主自己就是個廢物蛋。”
那一刻,小武有一種衝動,他想立即拔腿走掉!
“好,那你念一遍給我聽: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簾外雨潺潺,呃……春意闌珊,羅衾不耐……
“羅衾不耐五更寒。”鷹翼又解釋道,“就是說,身上的衣服耐不住清晨的寒冷。”
“……我不喜歡這詩。”
“是詞,不是詩。”鷹翼糾正道,“我也不喜歡,但你明天要把這句話告訴那個老頭。好,再背一遍。”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很好。”鷹翼點點頭,“坦白說,這句詞,是要救好幾十條性命的。”
小武愕然良久,才道:“我……我會隻字不漏地傳達的。”
“那就最好。”鷹翼笑了笑,“李煜的詞是很好,隻不過,不合我胃口。”
《附錄》
1、“少年的中國沒有學校”,詩句來自台灣詩人李雙澤的《少年中國》,創作於1977年,因為傾向性明顯,曾經被台灣當局禁過。順便,請允許我向249嚴肅致敬~
2、軍統與中統,都是國民黨的特工機構,軍統boss是戴笠,中統是陳立夫陳果夫創立的。二者一直有內部爭鬥,抗戰期間,中統勢力主要集中在南京重慶和江西一帶,軍統則把持上海,不過在王天木事件之後,軍統就慢慢喪失了在上海的勢力地盤。
3、寫作的確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禪修,讓我看清自己這顆兵燹不斷的心。感謝所有給回應的讀者,尤其是激烈憤怒的讀者,從某個角度來說,我必須雙手合十,道聲多謝。
第七十九章 南唐來的“地下黨”
第二天上午,小武再次出現在日軍的安防站。他此行的目的除了換藥,就是陪著那個姓蒼川的少校聊天。
蒼川征一郎離開日本國內似乎很有些年頭了,而且缺乏可以交談的對象。他和小武說自己的手下都是一群不值得一提的蠢蛋,和他們說什麼他們都不知道。
“一群四國和東北野山裏來的土佬兒,連賤民都征召入內,敬語用得一塌糊塗,純粹是堵槍眼的廢物。”蒼川嗤之以鼻,他自己是大阪富豪家庭出身,母親則是名門閨秀,公卿華族嵯峨子爵的獨女。
“唔,簡單來說,公卿華族這種存在,就是連房事過後,一切都得女傭進來收輟的寄生蟲。”